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雪鹑

雪鹑(学名:Lerwa lerwa):雄鸟的体长为364毫米,体重560-650克;雌鸟体长310-367毫米,体重420-650克。体羽大都呈黑色与白色,或者黑色与棕色相杂的横斑;飞羽为黑褐色;胸、腹栗色,羽缘具有白斑;尾部有宽度几乎相等的黑白相间的横斑。好像是为了弥补体羽上鲜艳色彩的欠缺,眼睛的虹膜为血红色,嘴和脚更是具有光泽的珊瑚红色。

栖息的自然环境极其严酷,多在海拔高度为3000-5500米之间的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裸岩地带生活。食物有羊茅、早熟禾、风毛菊等40多种苔藓、蕨类、草本和灌木的叶、芽、花和种子及极少量动物性食物,并啄食一些沙砾。繁殖期4-5月,每窝产卵2-5枚,孵卵由雌鸟承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簏、阿富汗东部、印度阿萨姆邦和中国西南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雪鹑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族:

鹑族

属:

雪鹑属

种:

雪鹑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雪鹑的头、颈和上体具细的黑色和皮黄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背部多棕栗色,特别在肩部;尾为黑白相间的横斑,黑色横斑和白色横斑的宽度几相等。翅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褐色,第三枚初级覆羽以内,以及初级覆羽外翈缀有白色斑点的端斑;次级飞羽和大覆羽为黑色和皮黄色相间的横斑;次级飞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三级飞羽和翅中、小覆羽与背同。下体栗色,腹和两胁缀有白斑;尾下覆羽亦为栗色,尖端白色。

虹膜红色或血红色,嘴辉珊瑚红色,跗蹠和趾橙红色至深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560克;体长340-400毫米;嘴峰18-28毫米;翅179-205毫米;尾118-138毫米;跗蹠38-41毫米。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的自然环境极其严酷,多在海拔高度为3000-5500米之间的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裸岩地带生活。这些地方气候恶劣,常有暴风雪降临,冬季长达8-9个月,全年都没有无霜期,有时6月还下着大雪。春秋两季主要栖息于雪线以上的裸岩和风化岩屑堆积的山地,夜晚则栖宿在石缝之中或悬崖下面,这里只有石缝中生长着极少的高山流石滩植被,如雪莲、兔耳草和金莲花等,覆盖度还不到5%,但天敌较少,便于本种繁衍,在数量上得到顺利增长。繁殖期多在高山裸岩带下的高山草甸上活动,此处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有高山蒿草、草茅、青茅、火绒草等,极大地丰富了它们的食物。到了冬季,则主要在草甸之下的高山灌丛带,以及山地阳坡和山麓水区地段活动,这里气候干燥、温暖,生长着稀疏的锦鸡儿、绣线菊、杜鹃等灌木,是较为理想的越冬场所。由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栖息环境,使它们形成了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冬季从高山下迁到灌丛中越冬,待春天来临就又上升到草甸和裸岩地带。

常活动于着生有高山植物如杜鹃、蕨类、苔藓、地衣等的多岩陡坡上。夏季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岩地区,冬季下降至4000-3000米左右,甚至2000米。在云南丽江至龙山,1月份也见它活动于海拔4700-4800米高处。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雪鹑善于行走和滑翔,遇到敌害时常从一个山坡滑向另一个山坡。在地上行走时显得摇摇摆摆,踉踉跄跄,十分笨拙可笑。它们的羽色和周围环境一致,形成了很好的保护色,加上高山地带常常大雾迷漫,彼此之间大多通过叫声进行联络,因而经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踪。雪鹑叫声尖细而短促,雄鸟的叫声是连续的,不断加快且升高音调;雌鸟的叫声较低沉,而且较少鸣叫。

雪鹑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的日活动一般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清晨,一个在傍晚。除了繁殖期外,都是集成群体活动。不甚怕人,有时人可以走得很近。当受惊后立即飞走,起飞时发出急速而尖细的叫声。它在地面上取食,食物有羊茅、早熟禾、风毛菊等40多种苔藓、蕨类、草本和灌木的叶、芽、花和种子及极少量动物性食物,并啄食一些沙砾。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雪鹑是典型的生活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高山种类,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和邻近的尼泊尔、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和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

雪鹑分布图


繁殖方式

雪鹑每年4-5月间开始分群、配对、交尾,在峭壁岩石下的洞穴或灌木、杂草丛中营巢。巢甚隐蔽,由草茎和苔藓等构成。每窝产卵2-5枚,最多时可达7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暗黄色,密被以淡红色细点和斑块。平均大小为48.2-51.8×37.7-39.3毫米,平均重量为35.4-36克。孵卵由雌鸟承担。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雪鹑的种群数量随分布地区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但总的数量还比较多。在其分布区的核心地带数量较多;而处于分布区边缘地带的甘肃南部、中国云南西北部一带数量就很稀少。由于高山地区的当地居民“靠山吃山”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使雪鹑的生存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另外,窝卵数过低,以及恶劣的栖息环境也是限制雪鹑种群发展的主要原因。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台湾山鹧鸪雉科山鹧鸪属的一种鸟类,雄鸟的体长为36厘米,体重311克;雌鸟体长25米,体重212克。…
  • 褐胸山鹧鸪:雄鸟体长22厘米,体重310克;雌鸟体长23厘米,体重220-275克。前额皮黄白色,…
  • 锦鸡是鸡形目雉科锦鸡属鸟类动物。锦鸡是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雄鸟的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
  • 鹌鹑,中药名。为雉科动物鹌鹑Coturnix japonica的肉。…
  • 褐胸山鹧鸪:雄鸟体长22厘米,体重310克;雌鸟体长23厘米,体重220-275克。前额皮黄白色,…
  • 贵妃鸡是一种鸟纲雉科的家禽,外貌奇特,长有胡须,遮盖在部分眼睑上,眼大而灵活,鼻孔外露而显眼,…
  • 虹雉属:有三种鸟类,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走禽。体结实,体形肥大,喙略长,…
  • 火鸡是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鸟类。外貌独特,体躯高大、雄壮;头、颈裸露,鼻孔上部长有肉锥,…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