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叶莓

白叶莓(学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灌木,高可达3米;枝拱曲,褐色或红褐色,顶生小叶卵形或近圆形,稀卵状披针形,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或斜椭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重锯齿;托叶线形,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线状披针形,萼片卵形,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紫红色,果实近球形,桔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长在海拔400-2500米的山坡疏林、灌丛中或山谷河旁。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叶莓

别名:

白叶悬钩子、刺泡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蔷薇科

亚科:

蔷薇亚科

属:

悬钩子属

种:

白叶莓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枝拱曲,褐色或红褐色,小枝密被绒毛状柔毛,疏生钩状皮刺。

小叶常3枚,稀于不孕枝上具5小叶,长4-10厘米,宽2.5-5(7)厘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 顶生小叶卵形或近圆形,稀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常3裂或缺刻状浅裂,侧 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或斜椭圆形,基部楔形至圆形,上面疏生平贴柔毛或几无毛,下面密 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混生柔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重锯齿;叶柄长2-4厘 米,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侧生小叶近无柄,与叶轴均密被绒毛状柔毛;托叶线形,被柔毛。

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腋生花序常为短总状;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黄灰色 或灰色绒毛状长柔毛和腺毛;花梗长4-10毫米;苞片线状披针形,被绒毛状柔毛;花直径 6-10毫米;花萼外面密被黄灰色或灰色绒毛状长柔毛和腺毛;萼片卵形,长5-8毫米, 顶端急尖,内萼片边缘具灰白色绒毛,在花果时均直立;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紫红色,边 啮蚀状,基部具爪,稍长于萼片;雄蕊稍短于花瓣;花柱无毛;子房稍具柔毛。

果实近球形, 直径约1厘米,桔红色,初期被疏柔毛,成熟时无毛;核具细皱纹。花期5-6月,果期 7-8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400-2500米的山坡疏林、灌丛中或山谷河旁。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主要价值

白叶莓花瓣紫红色,球形果实橘红色,令人赏心悦目;其叶背密被灰白色绒毛,更是别具一格。栽植园林内宜作花篱,植于林缘、草坪边缘,富有山林野趣。

根可入药,治风寒咳嗽;果酸甜可食。


主要变种

蜜腺白叶莓(变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aralioides(Hance)Yü et Lu

无腺白叶莓(变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kuntzeanus(Hemsl.)Bailey   宽萼白叶莓(变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macrosepalus Metc.   五叶白叶莓(变种)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quinatus Bailey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栽前要将苗木的根系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要求是深栽浅埋,深栽就是苗木的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浅埋就是在苗木周围30厘米以内,覆土时不要超过苗木原有的土印。深栽是因为每年新生的根状茎随着树龄增长而逐年上移,而下边的根系会逐年老化,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要深栽。浅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悬钩子春季栽植后,由于植株的营养中心在地下根部,而不是地上,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抽出基生枝,这是悬钩子与其他种类果树不同的特殊性,所以调查悬钩子的成活率宜在栽后2个月进行。秋栽后,悬钩子的根系在土壤结冻前已恢复生长,而地上部分芽体进入休眠状态不萌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为第二年的快速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悬钩子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

查看全部

悬钩子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