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草,别名小益母草,学名: Lagopsis supina (Stephan ex Willd.) Ikonn.-Gal. ex Knorring,可做药物材料,云南有些地方用全草入药,据云功用同益母草。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披散于地面或上升,具圆锥形的主根。茎高15-35厘米,四棱形,具沟槽,带紫红色,密被微柔毛,常在基部分枝。叶轮廓为圆形,长宽1.5-2厘米,先端圆形,基部心形,3深裂,裂片有圆齿或长圆形犬齿,有时叶片为卵圆形,3浅裂或深裂,裂片无齿或有稀疏圆齿,通常基部越冬叶远较宽大,叶片两面均绿色,上面疏生微柔毛,下面沿脉上被长柔毛,余部具腺点,边缘具纤毛,脉掌状,3-5出;叶柄长,基生叶的长2-3厘米,上部叶的较短,通常在1厘米左右,扁平,上面微具沟槽。
轮伞花序疏花,径约1厘米,在枝条上部者较密集,在下部者较疏松;小苞片长约4毫米,稍短于萼筒,弯曲,刺状,密被微柔毛。花萼管状钟形,长约4毫米,外密被微柔毛,内面无毛,脉5,凸出,齿5,不等大,长1-1.5毫米,三角形,先端刺尖,边缘有细纤毛,在果时明显展开,且2齿稍大。花冠白色,稀粉红色,稍伸出于萼筒,长约7毫米,外面被绵状长柔毛,内面被微柔毛,在花丝基部有短柔毛;冠筒长约5毫米,径约1.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比下唇长,长圆形,全缘,下唇斜展,3浅裂,中裂片扁圆形,2侧裂片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冠筒中部稍下,不伸出,后对较短;花药卵圆形, 2室。花柱先端2浅裂。花盘平顶。
小坚果长卵形,长约1.5毫米,褐色,有鳞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
杂草,生于路旁、旷地上,在西北、西南各省区海拔可高达2600米以上。 夏至草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物种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自苏联西伯利亚西部经我国至日本,我国产3种,其中夏至草L. supina(Steph. )lk. -Gal. ex Knorr.,广布于西南至东北。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能活血调经
性味
归经:中药味微苦,性平。
有小毒。
养血,调经。
蒙药味微辛,性寒。利尿,退翳。入脾经。 《陕西中草药》: "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药材炮制
除去杂质、残根及老梗,喷淋洗净,沥干,稍闷,切片,干燥。
用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夏至草为宿根性草本,于春季萌发前将根茎挖出,根据老蔸大小分成若干株,按行株距30cm×30cm左右栽植。
种子繁殖:于4-5月在畦上按30cm左右行距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上0.5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注意除草、松土,过密处适当间苗。
夏至草喜向阳湿润的环境,对土地要求不严,但以保水能力较好的壤土栽培为好
夏至草族,学名Marrubieae Endl.,唇形科野芝麻亚科 的一族。花萼管状或钟状,脉明显突起,具5-10齿。花冠筒藏于花萼内,稀伸出。雄蕊、花柱藏于花冠筒内(属16-17)。
灯笼草 C.Y.Wu & S.J.Hsuan ex P.S.Hsu)是唇形科风轮菜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被平展糙伏毛及腺毛。叶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具疏圆齿状牙齿,榄绿色;轮伞花序多花,圆球状,苞叶叶状,花梗密被腺柔毛,花萼圆筒形,花冠紫红色,花期7-8月;小坚果卵形,褐色,平滑,果期9月。灯笼草产自中国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区;北方、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在黑龙江地区有产,尤以齐齐哈尔最好;生于海拔至3400米的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喜光,对环境适应性、耐受性较强,对土壤条件不严格,以湿润、透气、沙壤土生长良好。灯笼草在6-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灯笼草可以做盆栽观赏花卉,一般是冬春季理想盆栽花卉;还可以做年宵花。其果实为浆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保健、绿色食品;民间用全草入药,可以治疗一些病症。
荆芥是唇形科荆芥属的多年生植物,具有可使猫兴奋愉悦的气味,所以又名猫薄荷,…
光泽锥花是唇形科锥花属植物,草本或小灌木,花期4-7月或延至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深蓝鼠尾草又名洋苏叶,[别名]尼加拉瓜鼠尾草,称瓜拉尼鼠尾草,是其学名音译。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
香茶菜 H. Hara)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茎肥大,茎高0.3-1.5米,…
小五彩苏,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 Benth.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
单叶蔓荆,为唇形科牡荆属的植物。落叶灌木,或匍匐蔓生,株高1米,蔓生茎长达3米以上,有香气,…
直立草本。叶几无柄,长披针形,具锯齿。聚伞花序腋生,二歧,蝎尾状,具7-11花,具总梗,花后下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