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土蜜树

土蜜树(学名:Bridelia tomentosa Bl.)土蜜树族土蜜树属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通常高为2-5米,稀达12米,树皮深灰色,枝条细长,叶片纸质,叶柄长3-5毫米,花雌雄同株或异株,核果近圆球形,花果期几乎全年。

土蜜树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生于海拔100-1500米山地疏林中或平原灌木林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

土蜜树叶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根治感冒、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树皮可提取栲胶,含鞣质8.08%。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土蜜树

别名:

逼迫子、夹骨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

科:

大戟科

亚科:

叶下珠亚科

族:

土蜜树族

属:

土蜜树属

种:

土蜜树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亚洲东南…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为2-5米,稀达12米;树皮深灰色;枝条细长;除幼枝、叶背、叶柄、托叶和雌花的萼片外面被柔毛或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

叶片纸质,长圆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稀近圆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锐尖至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叶面粗涩,叶背浅绿色;侧脉每边9 12条,与支脉在叶面明显,在叶背凸起;叶柄长3-5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顶端刚毛状渐尖,常早落。

土蜜树

花雌雄同株或异株,簇生于叶腋;雄花:花梗极短;萼片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l毫米;花瓣倒卵形,膜质,顶端3-5齿裂;花丝下部与退化雌蕊贴生;退化雌蕊倒圆锥形;花盘浅杯状;雌花:几无花梗;通常3-5朵簇生;萼片三角形,长和宽约1毫米;花瓣倒卵形或匙形,顶端全缘或有齿裂,比萼片短;花盘坛状,包围子房;子房卵圆形,花柱2深裂,裂片线形。

核果近圆球形,直径4-7毫米,2室;种子褐红色,长卵形,长3.5-4毫米,宽约3毫米,腹面压扁状,有纵槽,背面稍凸起,有纵条纹。花果期几乎全年。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土蜜树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500米山地疏林中或平原灌木林中。喜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为22-32℃。土蜜树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长,但光照充足生长较旺盛。以石灰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方法

用播种、高压法,春至夏季为适期。


栽培技术

春至夏季为幼株生长盛期,追肥2-3次即能生长旺盛。土蜜树冬季长期低温会有半落叶现象,春季修剪整枝,春暖后枝叶更茂密。


主要价值

药用。叶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根治感冒、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树皮可提取栲胶,含鞣质8.08%。

叶下珠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