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刺通草

刺通草,常绿小乔木,高3—5米,树皮淡黄灰色,有刺或无刺;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单叶互生,叶柄长60-90cm,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有治疗小便不利、消肿止痛、利尿、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刺通草

别名:

党楠、裂叶木通…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川续断目

科:

五加科

属:

刺通草属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3—5米;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 刺通草 叶大,直径30(-60)-45(-90)厘米,掌状5—9深裂;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又具小裂片,常在基部有扇形的弯缺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钝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叶柄长30(-60)-90厘米,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苞片长圆形,长2.5厘米。花序为伞形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长约30—45厘米,被铁锈色绒毛;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径4—5厘米;花梗长4-9厘米;花褐色,萼被铁锈色绒毛,长约4毫米,边缘具稍明显的10齿;花瓣7—12,长5毫米,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密被铁锈色绒毛;雄蕊7—12,花丝与花瓣近等长;子房下位,7—12室,花盘肉质,花柱合生为短柱状,柱头呈钝齿状。果近球形,径1-1.2厘米,无毛,稜不明显;花柱宿存,内具7—12粒种子。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米密林或混交林内。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较耐寒,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均可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粘壤土中生长最好。山地或平原都可栽培。


分布范围

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思茅、耿马、澜沧、景东)、西 刺通草 部(凤庆、沪水)、东南部(金平、屏边、河口、马关、文山),亦见于贵州、广西。印度,缅甸,锡金,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及老挝亦有。


主要价值

叶可治疗跌打损伤。通脱木株形姿态优美,大型顶生花、果序亦有观赏价值,适合园林中或庭院内栽培观赏。

药材功效

效分类功:消肿药 刺通草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消肿止痛、利尿。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完整叶片直径可害90cm,掌状深裂裂片5-9,披针形,先端长国尖,边缘有大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黄色星状毛;叶柄长可达90cm,常疏生短刺。叶片革质。

性味:味微苦;性平。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药 名】:刺通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全草。

【功 效】:消肿止痛、利尿。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 名】:税树(《中国树木分类学》)、广叶梫(《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广叶参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脱萝(广西)、挡凹(云南西双版纳傣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南部、贵州、广西。

【拉丁名】:Trevesia palmata (Roxb. ) vis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1) 用扦插或分株法,华南地区全年均能育苗,唯冬季气温低较不易发根。通常在春、夏2季成活率最高,发根适温约22~25℃。只要剪取枝条,每4~6节为1段,浅埋于疏松的培养土,保持湿度,接受日照约50%~70%约经15~20天即能发根成苗。培养土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佳, 刺通草 亦可使用细蛇木屑50%,泥炭苔20%和河砂30%调制。耐阴性强,栽培处以日照40%~60%最佳,忌强烈日光直射。生育期间每月追肥1次,由于枝叶茂密,使用叶片吸收的台肥速效1、2号最理想,氮肥多叶色美观;若施用其他肥料,必须小心掀开叶片,避免接触叶片起肥害。盆栽每5寸盆插3~5枝。冬季寒流侵袭必须温暖避风,减少灌水或浇水以上午为佳,避免水分滞留叶片隔夜而造成寒害烂叶;若已烂叶,可保留茎枝。

(2)播种育苗:①沙床培苗:用砖头围砌筑床,床高20—30厘米,应阳面低25厘米;床宽1.0-1.2米,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床面铺细沙厚10厘米左右,用1%硫酸铜(波尔多液)进行沙床消毒后平整待用。2-3月间播种,均匀撒播。播后用木板轻压种子,使之与沙密接而平整,并铺一层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再加盖拱架塑料薄膜。当种子发芽达30-50%时,可将薄膜掀开。②圃地选择:白花树喜光,幼树耐寒性稍差,宜选排灌良好、避风向阳、疏松深厚肥沃的土壤做圃地。③整地与筑床:三犁三耙整地,每亩用生石灰230公斤或硫酸亚铁粉剂1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施腐熟厩肥3000-4000公斤,或施饼肥100-140公斤和钙镁磷肥23-30公斤,耙匀后筑床。床高15-20厘米,床宽1.0-1.2米。床面铺细红心土厚2厘米左右。④芽苗移栽:沙床芽苗发叶2-3片后可起苗移栽,切除芽苗主根,按株行距6-8×25-30厘米进行栽植。栽后及时浇透水,以后须注意保持苗床适宜湿度。

(3)嫁接育苗:①砧木培育:方法同播种育苗。可直接大田播种,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200粒左右。取健旺粗壮1年生苗做砧木。②接穗选择与采穗:选长势旺盛、结实多的植株为母树,并采挂果枝旁的健旺枝条做接穗,在嫁接前2-3周采穗,采后用保湿材料包好装入薄膜袋内置阴凉处 刺通草 保存待用,注意保持枝条湿润,不能失水。③嫁接:主要采用切接法或腹接法嫁接。可在室内进行,亦可直接在大田嫁接,春、夏均可嫁接。但以夏接成活率较高。④接苗移栽:按株行距15×30厘米移植,注意砧根舒展,采紧踏实,填土至嫁接口,穗芽露在土层之上,浇透定根水。

(4)苗期管理:①及时遮阴:芽苗和接苗移栽后,前期要注意适度遮阴。嫁接苗还应及时抹芽除萌和防止新梢风折。②加强除草抚育:按“除早、除小、除尽”原则及时除草,按“前浅后深”松土2-3次,以促进苗木生长。同时,定期用低浓度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消毒杀虫,预防病虫害发生。③适量施肥:为促进苗木生长,结合除草松土应适施1-2次追肥,施肥量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④分级出圃:当年生苗高一般可达0.8米以上,地径粗1厘米以上,可分级出圃造林。产苗量芽接苗每亩可达2万株以上;嫁接苗可达1.4万株以上。2整地挖穴:全垦、带垦、块垦、穴垦整地均可。整地深度30-40厘米。按60×50×50厘米规格挖穴,穴内施足腐熟厩肥或枯饼肥等基肥,并与表土拌匀。

查看全部

五加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