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黄果茄

黄果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 et Wendl.的根、果实及种子。具有祛风湿,消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牙痛,睾丸肿痛,痈疖。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黄果茄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茄科

属:

茄属

种:

黄果茄

分布区域:

福建、台湾、湖…

采集时间:

根:夏、秋;果…

别名

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野茄果、大苦果、籁茄、水茄头、黄果珊瑚、马刺


入药部位

根、果实及种子。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祛风湿,消瘀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牙痛,睾丸肿痛,痈疖。


相关配伍

1、治手足麻痹,风湿性关节炎:黄果茄鲜根60-90g。炖母鸡服。

2、治牙痛:黄果茄干根15g。水煎服,或煎浓汤漱口。

3、治睾丸炎:黄果茄干根7株,马鞭草根5株,灯笼草根7株,合猪腰子炖服;合青壳鸡蛋炖服亦可。

4、治头部发疮:黄果茄鲜果,切成两半,擦患处。

5、治脓头:黄果茄子,置新瓦上焙干研末撒患处。(1-5方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涂擦或研末敷。


采集加工

根:夏、秋采收;果实:秋、冬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或匍匐草本,高50-70cm。有时基部木质化,植株各部均被星状绒毛和细长的针状皮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3.5cm;叶片卵状长圆形,长4-6cm,宽3-4.5cm,先端尖或钝,基部近心形或偏斜,边缘深波状或深裂。聚伞花序腋外生,通常3-5花;萼钟形,5裂,外面有小刺;花冠辐状,蓝紫色,5裂,裂瓣卵状三角形,外被绒毛;雄蕊5;子房卵形圆形,花柱纤细,柱头截形。浆果球形,直径1.3-1.9cm。初时绿色并具深绿色条纹,成熟后则变为淡黄色;种子近肾形,扁平。花期冬至夏季,果熟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生长于村边、路旁、荒地及干旱河谷沙滩上,星散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鉴别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多扭曲,有分枝,长达30cm,直径0.7-5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可见突起细根痕及斑点,皮薄,有的剥落,剥落处显淡黄色。质硬,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纤维性。惟茎的皮刺密生,细直,长5-20mm。


药理作用

全草醇提取物及生物碱皂甙部分有强心作用。对离体蛙心、猫心房或心室肌、乳头肌在一定浓度时,能增强其收缩及张力,但如浓度过高,反降低其收缩力。对完整犬的心房及心室,也能增强其收缩振幅,血压亦有逐步的升高。长期用药可显著降低鼠肺及支气管中组织胺含量,而对皮肤、胃的组织胺有轻度上升;糖生物碱2mg/kg腹腔注射2星期,对受鸡蛋清致敏的豚鼠有保护作用。对支气管病人的治疗作用可能由于其使支气管及肺中的组织胺耗竭有关;此外其中所含的无机硝酸盐成分也有某些祛痰作用。粗提取物、叶茎的醇提取物、树脂性成分同样具有一定释放组织胺的作用。


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利湿,消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痛、睾丸炎、牙痛。”

[1-3]

茄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 茄茄科,茄属植物。茄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分枝,平贴或具短…
  • 黄果龙葵是茄科、茄属植物。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株高可达150厘米;茎枝黑绿色,分枝甚多。
  • 牛茄子是茄科、茄属植物。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30-60厘米,也有高达1米的,…
  • 喀西茄是茄科茄属植物。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3米;叶阔卵形,5-7深裂,…
  • 香瓜茄是茄科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人参果、香艳茄、香瓜梨等。其茎草质、有棱,基部木质化,…
  • 珊瑚樱是茄科茄属植物。株高达2米;植株无毛;叶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6厘米,基部窄楔形下延,…
  • 茄,别名茄子、吊菜子、落苏、矮瓜等,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茄为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茎圆且直立,…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