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鹫珠鸡

鹫珠鸡(学名:Acryllium vulturinum):是珠鸡科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雌雄羽色相似,为黑色基底上遍布白色点斑,如同珍珠。以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小型动物为食。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跗蹠后缘具距。

栖息于森林和草原地区,繁茂的灌木丛和林缘地面。不迁徙。早成鸟。善于飞行,常栖息于树上,群居。以爪挖掘地下的种子,块茎,小型昆虫等为食。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包括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鹫珠鸡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鸡形目

科:

珠鸡科

属:

鹫珠鸡属

种:

鹫珠鸡

亚种:

无亚种

形态特征

鹫珠鸡是一种大型走禽。体长约61-70厘米,体重1100-1800克,雄性比雌性略大。是珠鸡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鸟头小而圆。比其他的珠鸡有一个更长的脖子、腿和尾巴,翅膀短而圆。成鸟有一个裸露的蓝色的脸和黑色的脖子,虽然没有其他珠鸡有凤头,但是这个物种因为它长长的脖子和头部,看起来特别像一只秃鹫,因经得名鹫珠鸡。颈部是褐色羽毛,全身的羽毛由钴蓝色、淡紫色、黑色和白色混合,丰富多彩,绚丽异常。长长的腿,在灌木林冠间奔跑,可以持续50-100米。

幼鸟羽毛主要是灰褐色,有斑点,下体蓝色。成长迅速,翅膀大约2周后就出现羽毛,再过六周胸部的羽毛就变成了蓝色。全部变成成鸟的羽毛要到1年。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和草原地区,繁茂的灌木丛和林缘地面。在热带草原干燥和开放的栖息地繁殖。


生活习性

集群生活,每群15-30只左右,善于飞行且栖宿于树上,飞行能力很强,但是长期的陆栖生活已经使它的生活习性有所改变,遇到危险时经常四散奔逃而不是展翅高飞,或发出刺耳的呼叫倒退离开入侵者。不迁徙。非繁殖期小群觅食,并用粗短的叫声相互联系。

以爪挖掘地下的种子,块茎,小型昆虫等。以种子、块茎、嫩芽、花蕾、浆果,草,叶,茎,根为食,也吃昆虫,蜘蛛和蝎子。进入灌木丛吃浆果、水果和昆虫的肉质部分,可以给它们提供水份。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原产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鹫珠鸡分布图


繁殖方式

在水洼附近常能见一大群成对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但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间发情,婚姻方式为一夫一妻制,巢建在隐蔽灌木丛中的地面上,母鸡每次产卵7-18枚,孵化期约24-28天左右,幼雏两周大时即可飞行,一个月后就长得和成鸟差不多,1岁性成熟,寿命约8-12年。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知识

如果只是被蜱虫咬伤、失血或毒素麻痹还不会太令人忧心,可怕的很多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蜱叮咬传播,人们称之为蜱媒病。如果不加控制,蜱和蜱媒病的传播速度很快。在困扰欧美十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莱姆病出现在中国东北。过去人们曾说“南蚊北蜱”,认为蜱和蜱媒病主要出现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而调查发现,莱姆病已经蔓延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百万年来,蜱和鸟兽受害者间的争斗从不曾停息过。蜱并非没有天敌。非洲的鹫珠鸡以啄蜱为乐。

查看全部

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灰胸竹鸡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灰胸竹鸡喙黑色或近褐…
  • 红腹角雉属于鸡形目雉科,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
  • 褐胸山鹧鸪:雄鸟体长22厘米,体重310克;雌鸟体长23厘米,体重220-275克。前额皮黄白色,…
  • 白马鸡共有四个亚种。是大型雉类,体长80-100厘米。通体大都白色,头侧绯红色;头顶具黑色短羽,…
  • 家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是由原鸡长期驯化而来,它的品种很多,如来航鸡、白洛克、九斤黄、澳洲黑等…
  • 冕鹧鸪:是鸡形目、雉科、冕鹧鸪属的一种漂亮的鸟类,体长26厘米左右,大小和鹌鹑差不多。…
  • 虹雉属:有三种鸟类,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走禽。体结实,体形肥大,喙略长,…
  • 火鸡是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鸟类。外貌独特,体躯高大、雄壮;头、颈裸露,鼻孔上部长有肉锥,…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