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藜豆

藜豆为豆科植物常绿油麻藤的种子。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藜豆

别名:

拉古尔芍沙,车…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 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豆目

形态特征

藜豆 常绿油麻藤 Mucuna sempervzrens Hems L.常绿攀缘灌木,通常长5~10m,少有20m者。茎棕色或黄棕色,粗糙;小枝纤细,淡绿色,光滑无毛,具明显之皮孔。复叶革质,小叶3;顶端小叶卵形或长方卵形,先端尖尾状,基部阔楔形;两侧叶片长方卵形,先端尖尾形,基部斜楔形或圆形,小叶均全缘,绿色,无毛,长7~12cm,阔5~7cm,叶脉明显小叶柄粗短;总叶柄长9~15cm,基部粗壮。总状花序,花下垂;花萼外被浓密绒毛,钟形,裂片钝圆或尖锐;花冠深紫色或紫红色;雄蕊2体,10枚;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荚果扁平,密被金黄色粗毛。种子圆形,黄色或黑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称:“茎枝细,叶圆形,开白花,荚果心形,种子具黑色花纹,肾形,边厚。”上述植物形态及种子形状与蒙医所认用的藜豆之形状特征基本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拉古尔-芍沙即德力温-芍沙(藜豆)。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林边及肥沃之处,常缠绕于树上或附于岩石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性味:味甘,性平。效腻、燥、轻。

功效:清脾热,强身,消肿。

主治:主治脾热,少精,阳痿,遗精,炭疽,奇哈,白脉病。

用法用量: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附方

治肾绞痛 荜茇、藜豆各等量。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金光注释集》荜茇藜豆汤)

采收加工

9~10月来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即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呈紧形,两面中间稍内凹,表面深棕色至黑色,具光泽,长2.5~3cm,厚约0.58cm,种脐条状半包种子。质坚硬,种皮厚,种六两片,类白色。气微,味甘。

化学成分

种子含L-多巴(Ldopa)。

藜豆为豆科藜豆属中以嫩荚及种子供食用的栽培种群,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别名虎豆、狗爪豆、八升豆等。可作蔬菜食用的有黄毛藜豆(Stizolobium hassjoo Piper et Tracy)、茸毛黎豆(S.deeringianum Bort.)、藜豆(S.capitatum Kuntze)及白毛藜豆(S.niveum Kuntze)等4 个种。黄毛藜豆又称毛黄豆,因其荚果有且形似黄豆而得名,由于有人认为它原产于日本而又称日本藜豆。茸毛藜豆和白毛藜豆因荚果上分别长有黑色或白色绒毛而得名。

藜豆原产于亚洲南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除外。据吴耕民先生1936年出版的《蔬菜园艺学》记载:“藜豆原产于东亚热带地方,野生山中,间有栽培者”,可见当时少有栽培。目前,日本广为栽培。中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有栽培。

藜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可以采收嫩荚果或种子供蔬食。但藜豆有微毒,烹调前需先煮熟,除去荚皮和绒毛,用清水充分浸透,然后漂洗到不现黑色为止再烹炒食用,或加工制成豆腐、豆酱等。

查看全部

双子叶植物纲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霸王 Maxim.)是蒺藜科、驼蹄瓣属灌木,枝弯曲,开展,皮淡灰色,木质部黄色,先端具刺尖,…
  • 千屈菜是千屈菜科千屈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无柄;花序簇生,呈聚伞状,…
  •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常绿乔木植物。小乔木;幼枝细长。该种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
  •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F.H.Chen的干燥根。具有化瘀止血,…
  • 马蹄香是马兜铃科马蹄香属多年生直立草本,被灰棕色短柔毛,根状茎粗壮,有多数细长须根。叶心形,…
  • 蓝铃花 Chouard):是天门冬科、蓝铃花属球茎植物。株茎高达50厘米,3-6片线性叶,…
  • 落地梅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产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生于山谷林下湿润处,…
  • 水青树,稀有种。水青树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中南部和…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