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唇万代兰(拉丁学名:Vanda concolor Bl.):兰科,万代兰属附生草本植物。茎长可达13厘米或更长,叶革质,带状,花序不分枝,通常疏生,花苞片卵形,花梗白色,纤细,花瓣近匙形,蕊柱白色,药帽黄色。4-5月开花。
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极具观赏价值。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植物图像库 )
基本信息
附生草本。 茎长4-13厘米或更长,粗约1厘米,具多数二列的叶。
叶革质,带状,长20-30厘米,宽1-3厘米,中部以下常V字形对折,先端具2-3个不等长的尖齿状缺刻,基部具宿存而抱茎的鞘。
花序1-3个,长13-17厘米,不分枝,通常疏生4朵以上的花;花序柄长6-9厘米,粗约3毫米,被2-3枚膜质鞘;花苞片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钝;花梗白色,纤细,连同子房长4-4.5厘米。花中等大,具香气,萼片和花瓣在背面白色,内面(正面)黄褐色带黄色花纹,但不成网格状;萼片相似,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6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窄,边缘稍皱波状;花瓣近匙形,长1.5厘米,宽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为爪,边缘稍皱波状;唇瓣3裂;侧裂片白色,内面具许多紫色斑点,直立,近镰刀状或披针形,长5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中裂片中部以上黄褐色,中部以下黄色,提琴形,长约1.2厘米,宽7毫米,近先端处缢缩,先端扩大并且稍2圆裂,基部常被短毛,上面具5-6条有小疣状突起的黄色脊突;距白色,细圆筒状,长约8毫米,粗1.3毫米,末端近锐尖,内面近距口处被短毛;蕊柱白色,长7毫米;药帽黄色。花期4-5月。
生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林缘树干上或岩壁上。
产中国广东北部(英德)、广西北部和西南部(龙州、靖西、柳城)、贵州西南部(安龙)、云南南部至西北部(勐腊、思茅、剑川)。
盆栽法:用木框(宽10×10厘米高5厘米)代替花盆,将万带兰苗固定在其中间,再填充一些碎椰衣,用细铁丝做成吊钩挂在木框上,让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
切花栽培法:用方木做成高60厘米宽100厘米长任意的木架,将万带兰苗在木架上以20厘米的株行距固定,然后在根部堆放一层20×40厘米厚的椰衣,让根系能附着生长,并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光照:一般品种的万带兰,需要较强的光线,在高温季节只需使用40-50%的遮光网遮光,冬季甚至不需要遮光。
温度:西双版纳所栽培的万带兰,均喜欢高温环境。最适宜温度为20-30℃。因昆明武定县全年无霜,万带兰在任何季节都能正常开化。
水湿:万带兰都是典型的热带气生植物,日常管理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水份和空气湿度。在雨季靠自然条件即可保持旺盛的长势。干季必须通过人工酒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
肥:视生长情况,决定施肥次数。一般每周施一次配成0.1%的洋兰专用复合肥,喷洒在叶面及根系上。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使用不同配比(npk)的复合肥。
病、虫防治:病虫害主要发生于雨水高温季节,一般以预防为主,每周施用一次0.2%的代森锰锌或菌灵。第二周施用一次0.2%的乐果。
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是棒状的,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四季都有开花的品种;如果光照足够,它一年可以开2-3次花;而且花期很长,常常一朵花可以连续开放几个星期,不少种类的花朵还有香味。花朵至少有十几朵,从下而上顺序开放,花朵较大而且花色艳丽繁多,花姿奔放,花开起来相当壮观。由于清丽的万代兰处处让人心生爱恋之情,加之又吻合了新加坡高温、高湿和较强的阳光气候特点而极易于生长,所以万代兰被人们广泛种植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