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大翼豆

大翼豆(学名:Macroptilium lathyroides (Linn.) Urban)是豆科,大翼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1.5米,茎密被短柔毛。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脉纹显露;小叶片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花成对稀疏地生于花序轴的上部;萼齿短三角形;花冠紫红色,旗瓣近圆形,翼瓣白色瓣柄,荚果线形,密被短柔毛,种子斜长圆形,7月开花,9-11月结果。

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广东、福建有栽培。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大翼豆可作覆盖作物,适宜于年雨量750-2000毫米的地区种植,耐瘦瘠的酸性土。可作混合饲料。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翼豆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菜豆族

亚族:

菜豆亚族

属:

大翼豆属

种:

大翼豆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0.6-1.5米,有时蔓生或缠绕,茎密被短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5-10毫米,脉纹显露;小叶狭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或薄被长柔毛,无裂片或微具裂片;叶柄长1.5厘米。

花序长3.5-15厘米,总花梗长15-40厘米;花成对稀疏地生于花序轴的上部;花萼管状钟形;萼齿短三角形;花冠紫红色,旗瓣近圆形,长1.5厘米,有时染绿,翼瓣长约2厘米,具白色瓣柄,龙骨瓣先端旋卷。荚果线形,长5.5-10厘米,宽2-3毫米,密被短柔毛,内含种子18-30颗;种子斜长圆形,棕色或具棕色及黑色斑,长约3毫米,具凹痕。花期7月,果期9-11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大翼豆为喜欢温、喜欢光的短日照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5~30℃,在日照较长的情况下为22~27℃。于13~21℃时生长缓慢,受霜后全部死亡,残留种子第二年可以萌发。在广州3月份播种的7天出苗,20~30天分枝,60~80天开花结荚,90~100天后种荚陆续成熟。在温暖地方,多年生的于3~12月间都可开花,6~12月间种子成熟。在江西省,前期生长缓慢,入秋生长旺盛,开花晚,虽可越冬而种子产量低。耐旱性很强,喜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受水渍会延缓其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8,可耐中度的盐碱性土壤,能耐低钙高铝而不耐高锰的含量,在年雨量650~1800毫米的地区均适宜。


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福建有栽培。原产热带美洲,现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栽培技术

大翼豆播种前需耕翻、筑畦、整地,消灭杂草,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千克及磷肥15~20千克,缺钾的土壤需增施钾肥,酸性土施用石灰会有利于钼的释放而有好处。通常不需根瘤接种,自3~7月均可播种,春播在经霜之后,夏播宜在雨季之前,建植后由于种子能落地自繁,故易保持长久。条播,行距40~50厘米,也可以撒播或用飞机播种。种子千粒重约12克。每亩播种量条播为0.25~0.5千克,撒播0.5~l千克。与禾草混播的可以同时分行播种,通常亩播0.2千克,也可直接撒播于已经建植的俯仰马唐或其他草地上,播后轻耙并镇压,雨季极易出苗,苗期生长慢,需进行中耕除草,以后每年要补施适量的磷、钾肥料,并注意排水,以勉滋生病害。


主要价值

大翼豆对牛、羊等家畜的适口性好,为青饲及刈制干草的优良豆科草。叶片易于脱落,需小心收集。在冬季无重霜的地方,可以在夏秋轻牧而主要用为冬季的牧草,如果用为青贮料,应另加4~8%的糖蜜。其种子为鹌鹑、鸽、火鸡等鸟类喜食,植株为鹿喜食.用为放牧,常与以下几种禾草混播,俯仰马唐(Digitariadecumbens)、巴西雀稗(Paspalumnotalurn)、非洲狗尾草(Setariasp.)、无芒虎尾草(Chlorisgayana),也可与山蚂蝗(DesmodiumSp.)或柱花草(Stylosanthesgracillise)等豆科草混播。可以在任何时候轻牧。留茬高度宜在15~30厘米,放牧2周后停休4~6周,如需要采种或留荚自裂而获得更稠密的再生植株,则在开花盛期及种子成熟之前要停牧。夏季生长旺盛时,牲口常先食混播中的禾草,而大翼豆被积存在秋季放牧时用。干物质产量每亩为550~600千克,混播的总产量每亩为800千克左右。

由于抗旱性强,可用为铁路、公路两旁护路的覆盖植物。

查看全部

豆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广东金钱草 Merr.)是豆科、山蚂蝗属植物。直立亚灌木状草本。多分枝,幼枝密被白色或淡黄色毛。…
  • 黄芪 Bunge),是豆科黄芪属植物,又名东北黄芪、绵芪、膜荚黄耆等,为多年生草本,…
  • 鹿藿是豆科鹿藿属的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全株各部多少被灰色至淡黄色柔毛;茎略具棱;叶为羽状或有时近指状三小叶,披针形小托叶,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总状花序腋生,排列稍密集,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冀瓣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具喙;红紫色荚果长圆形,极扁平,在种子间略收缩,先端有小喙;黑色种子通常两颗,椭圆形或近肾形;花期5-8月;果期9-12月。鹿藿产于中国江南各省,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亦有分布。常生于海拔200米-1000米的山坡路旁草丛中。适应性强,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或扦插繁殖,管理粗放。鹿藿的茎叶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平,归脾、肝经。晒干或鲜用,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腰脊疼痛、产后瘀血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症状。根可祛风和血、镇咳祛痰,治疗风湿骨痛、气管炎。
  • 巴西含羞草是豆科、含羞草属植物。直立、亚灌木状草本;茎攀援或平卧,长达60厘米,五棱柱状。复叶长1…
  • 二色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各部密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淡灰色。主根发达,直伸,暗褐色。…
  • 紫荆,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 软荚红豆是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褐色。皮孔突起并有不规则的裂纹。小枝具黄色柔毛…
  • 小叶紫檀, 为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紫檀属乔木。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