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山皂荚

山皂荚(学名:Gleditsia japonica Miq.)是是豆科,皂荚属山皂荚的变种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5米;小枝微有棱,光滑无毛;粗壮,常分枝,叶羽状复叶,叶片先端圆钝,有时微凹,微粗糙,网脉不明显;小叶柄极短。花黄绿色,穗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雄花:深棕色,萼片三角状披针形,花瓣椭圆形,子房无毛,花柱短,胚珠多数。荚果带形,扁平,长20-35厘米,不规则旋扭或弯曲作镰刀状,。种子多数,椭圆形,4-6月开花;6-11月结果。

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00-1000米的向阳山坡或谷地、溪边路旁。

山皂荚的荚果含皂素,可代肥皂并可作染料,种子入药,嫩叶可食;木材坚实,心材带粉红色,色泽美丽,纹理粗,可作建筑、器具、支柱等用材。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山皂荚

别名:

山皂角、皂荚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云实亚科

族:

云实族

属:

皂荚属

种:

山皂荚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山皂荚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达25米;小枝紫褐色或脱皮后呈灰绿色,微有棱,具分散的白色皮孔,光滑无毛;刺略扁,粗壮,紫褐色至棕黑色,常分枝,长2-15.5厘米。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具羽片2-6对),长11-25厘米;小叶3-10对,纸质至厚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7(9)厘米,宽1-3(4)厘米(二回羽状复叶的小叶显著小于一回羽状复叶的小叶),先端圆钝,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微偏斜,全缘或具波状疏圆齿,上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微粗糙,有时有光泽,下面基部及中脉被微柔毛,老时毛脱落;网脉不明显;小叶柄极短。

花黄绿色,组成穗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被短柔毛,雄花序长8-20厘米,雌花序长5-16厘米;雄花:直径5-6毫米;花托长1.5毫米,深棕色,外面密被褐色短柔毛;萼片3-4,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两面均被柔毛;花瓣4,椭圆形,长约2毫米,被柔毛;雄蕊6-8(9);雌花:直径5-6毫米;花托长约2毫米;萼片和花瓣均为4-5形状与雄花的相似,长约3毫米,两面密被柔毛;不育雄蕊4-8;子房无毛,花柱短,下弯,柱头膨大,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形,扁平,长20-35厘米,宽2-4厘米,不规则旋扭或弯曲作镰刀状,先端具长5-15毫米的喙,果颈长1.5-3.5(5)厘米,果瓣革质,棕色或棕黑色,常具泡状隆起,无毛,有光泽;种子多数,椭圆形,长9-10毫米,宽5-7毫米,深棕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6-11月。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山皂荚 绒毛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velutina L. C. Li)与山皂荚不同点在于荚果上密被黄绿色绒毛。特产湖南衡山。生于海拔950米的山地,路边疏林中。湖南师范学院和湖南林校栽培数株,系自南岳广济寺绒毛皂荚一母株采得种子繁殖。

滇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delavayi (Franch.) L. C. L.)与山皂荚不同点在于雌花长7-8(9)毫米,荚果长30-54毫米,宽4.5-7厘米。产云南、贵州。生于山坡林中或路边村旁,海拔1200-2500米。偶有栽培。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也有分布。常见栽培。生长于海拔100-1000米的向阳山坡或谷地、溪边路旁。


繁殖方法

种子消毒:将种子先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4小时,再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小时,之后用清水淘洗2次。

种子催芽:山皂荚种子外壳坚硬,且富含胶质,常态下不易浸水,很难在短期内破壳萌芽。在自然界中,山皂荚种子需要经过12个月至15个月的沤化才能出芽,发芽率在50%以下。所以,播种前须进行催芽处理。秋末冬初,将已消毒的种子放入45℃水中浸泡48小时,捞出与优质纯净的湿沙混合进行层积催芽。

选择向阳、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坑的大小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坑底铺厚约3厘米的牛粪、羊粪、骡粪、马粪,粪上撒1-2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将种子均匀铺在沙上。种子厚2-4厘米,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催芽效果。种子上撒1层薄沙,再铺3厘米厚牛粪、羊粪、骡粪、马粪,粪上再撒1层沙即可。

日常管理:山皂荚种子在浸泡脱脂过程中已充分吸收水分,所以在沙藏催芽中,除非沙土十分干燥,否则一般不浇水,以防种子胚芽腐烂。每个月检查、搅拌1次,当发现有40%-50%的种子破壳、胚芽处于萌动状态时即可进行播种。

硫酸处理:将干藏越冬的种子,于播种前5天左右,用硫酸进行处理,使其脱碱、种皮软化。方法:先用90-100℃的热水浸泡种子1-2天,将吸水膨胀的种子筛选出来。将仍未膨胀的种子放入塑料盆中,加入硫酸浸泡。因硫酸的浓度不同,浸泡的时间也不一样。98%的硫酸,浸泡2.5小时即可;65%的硫酸,需浸泡3.5小时;30%的硫酸,则需浸泡16-17小时.硫酸溶液的用量以漫过种子为好。在浸泡过程中,要用小玻璃棒每隔15分钟搅拌1次,如发现有30%左右的山皂荚种子种皮有细小的裂纹时,应马上停止浸泡。然后倒入温水盆内浸泡2-3天,每天需换等体积的温水2次,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值得注意的是,在种子处理的过程中,切忌用手直接触摸种子。

苗地选择:圃地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不宜选择盐碱地、重粘土地、涝洼地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

作床:播种前4-5天浇足底水,用50%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用量10克/平方米,整细耙平后作床。苗床方向应按地块形状及坡度的大小而定,尽可能沿南北方向作床,以利于通风透光。高床、低床均可,生产上常用低床,床面低于步道15-20厘米,宽1.0-1.5米,长10-20米;步道宽30-50厘米;要求床直、面平、沿正。

播种:播种时间以春播为好,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播种前1周,将床和大垄灌足底水,等表面阴干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开沟条播,沟深5-6厘米,条距20-25厘米,播种量15-20粒/米,一般用种375-450千克/公顷,将种子的胚根朝下排放在沟内,上面覆盖2-4厘米厚的细土,覆土后再轻轻镇压,上面平铺地膜。当发现有60%的种子破土时,揭去地膜。注意观察水分状况,保持土壤湿润。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 整地施肥:在整地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肥量45000-75000千克/公顷,具体视土地肥沃程度而定。施肥后要深翻土壤,使肥土充分混合,翻耕深度20-25厘米,随翻随靶。要求整地后地平土碎,无杂草、树根、石块。整地时间春、秋季均可,春季播种前20-30天进行,秋季依据土壤墒情和种植情况而定。

出苗管理:山皂荚出苗时间不同,在出苗期间切忌翻土,以免损伤种子和胚芽,只需轻轻疏松表土即可。出苗前,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5-18℃.出苗后,白天注意放风,夜间加强保温。出苗期间需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地温,防止冻害、鸟害发生。

起苗定植:当苗高10-15厘米,外界温度达到15-20℃时,即可进行定植,株距10-15厘米.定植前5-7天,要通风炼苗,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间保持在15℃左右。定植前2天,浇1次透水,保持土坨不散,以利于起苗。定植后要注意保温防寒。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虫害: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主要危害苗木根系,使苗床缺苗断垄。可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也可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病害:常见病害有立枯病、叶枯病,主要危害茎、叶,使幼苗发黄。防治方法:每10天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100-150倍),连喷3次;或用硫酸铜1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每周喷1次,连喷3次。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山皂荚的荚果含皂素,可代肥皂用以洗涤,并可作染料,种子入药,嫩叶可食;木材坚实,心材带粉红色,色泽美丽,纹理粗,可作建筑、器具、支柱等用材。

皂荚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达乌里黄芪 DC.)为豆科黄芪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有细棱;羽状复叶,托叶分离,…
  • 刺桐,是豆科刺桐属乔木植物。树皮灰褐色;分枝有圆锥形黑色皮刺;叶柄无毛,无刺;花密集,…
  • 圆锥山蚂蝗为豆科山蚂蝗属下的一个种。多分枝灌木;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形状、大小变化较大,…
  • 天蓝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全株被柔毛或有腺毛。主根浅,须根发达。…
  • 决明 Roxb.)是豆科决明属植物,别名草决明、羊明等。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
  • 黄槐 H. S. Irwin et Barneby)为豆科,决明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羽状复…
  • 云实,中药名。为豆科植物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 Alston的种子。…
  • 黄槐决明 H. S. Irwin & Barneby )是豆科决明属灌木或小乔木。黄槐决明分枝多,…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