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变色牵牛

变色牵牛(学名:Pharbitis indica (Burm.) R. C. Fang)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叶片卵形或圆形,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心形,叶面毛较少。聚伞花序,花梗短;小苞片线形;萼片外面被贴伏的柔毛,花冠蓝紫色,以后变红紫色或红色,漏斗状,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6-10月开花,通常在清晨4-5点钟缓慢开花,中午花儿凋谢。

分布于南美洲以及中国台湾、广州、广东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多生于路旁、宅旁。

变色牵牛宜用于立交桥、边坡和棚架绿化。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变色牵牛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旋花科

亚科:

旋花亚科

族:

番薯族

属:

牵牛属

种:

变色牵牛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

叶卵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长5-15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心形,背面密被灰白色短而柔软贴伏的毛,叶面毛较少。

花数朵聚生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序梗长于叶柄,花梗短;毛被同茎;苞片线形或叶状,被开展的微硬毛;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披针状线形,基部更密,萼片外面被贴伏的柔毛,花冠蓝紫色,以后变红紫色或红色,漏斗状,长5-8厘米。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

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厘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6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花期为6-10月,通常在清晨4-5点钟缓慢开花,中午花儿凋谢。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原分布在南美洲,泛热带。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东沙群岛及其他沿海岛屿,广州亦有栽培。 变色牵牛喜高温、通风环境,较耐旱,喜排水良好土壤,但不耐寒。


繁殖方法

变色牵牛的结实率低,采种困难,极少采用种子繁殖;而压蔓繁殖受场地、母本数量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规模生产时也未被采。变色牵牛大规模繁殖,适宜采用泥炭与河沙之比为4:1,建立沙床进行扦插繁殖,并对扦插枝条采用刻伤+IAA500ppm速蘸处理,能获得80%以上的生根率。


栽培技术

变色牵牛 每米4-5株较为适宜,以开沟式进行栽植,栽植时要下足基肥,并淋好定根水。由于变色牵牛为自身茎蔓攀缘的,没有吸盘,在立交桥没有种植其他垂直绿化作前锋品种时,变色牵牛无法沿墙壁攀缘,此时要借助其他物体进行攀缘,最好方式是对墙体挂网孔为8×8厘米、铁丝直径为1.2毫米的铁丝网,并定期要对其进行人工牵引。

尽管变色牵牛较为耐旱,但由于生长迅速,花期较长,故要加强肥水管理,使其能持续不断地开花。追肥以基肥为主,结合适量无机肥,要薄施、勤施。不用进行修剪,定期将老叶干枝清理干净便可。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变色牵牛 危害变色牵牛的害虫,以白粉虱为主。

主要危害:在空白墙体栽种变色牵牛,白粉虱危害会导致叶片变黄,严重时导致煤污病的出现,叶片脱落。在立交桥混种情况下(主要是与爬墙虎、薜荔混种),白粉虱的危害不及空白墙体大,不会导致煤污病的出现。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可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在作物上方15厘米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或采用生物防治,当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5头时,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也可人工释放草蛉,一头草蛉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药物防治:

坚持群防群治,连续用药如防治连片白粉虱时,最好在一天内用药一遍,第二天紧接着再用一次药。

选择杀虫、杀卵剂配合使用,加入增效剂更好根据烟粉虱、白粉虱成虫活跃,而卵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叶片背面的生活习性,调整用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夜间白粉虱飞行缓慢时用药,并重点喷洒中下部叶背杀卵。

保证用药量充足,以湿润叶面为准,叶片正反两面都喷到,推荐使用弥雾机施药,不仅省工省时,而且喷药全面,但使用时要了解一下药剂是否耐高温。

坚持熏、喷结合防治,采取晚上用10%烟胜烟熏剂熏棚,杀虫不留死角,第二天早上紧接着喷雾杀虫杀卵剂。杀灭白粉虱、烟粉虱成虫较好农药有:吡虫啉、啶虫脒、25%噻虫嗪、苦参碱、吡蚜酮、倍内威、10%溴氰虫酰胺、10%异丙威烟剂等。杀卵效果好的农药有:10%氟啶虫酰胺、金掌门(10%吡丙醚)、22.4%螺虫乙酯、25%噻嗪酮等。建议杀卵的农药与杀成虫的药剂配合使用,可从根本上控制害虫数量且持效期长。在上述药剂中加入满牛一号植物精油助剂效果更好。因粉虱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药剂须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变色牵牛 变色牵牛适宜混种方式进行配置,也宜以挂网形式应用于立交桥绿化、边坡绿化、棚架绿化等,同时对于采石场等需快速绿化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植物危害

多生于路旁、宅旁,或为栽培。为常见杂草,农田发生量少,危害轻。

番薯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刺旋花是旋花科,旋花属匍匐有刺亚灌木,全体被银灰色绢毛,体高可达15厘米,茎密集,披散垫状;小枝坚硬,…
  • 肾叶打碗花,拉丁学名:Calystegia soldanella R. Br.管状花目、旋花科、…
  • 土丁桂,旋花科土丁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少数至多数,平卧或上升,细长,具贴生的柔毛。叶长圆形,…
  • 旋花,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
  • 鸢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茑萝为喜光性植物,既可作林缘或空旷地片植也可以做吊盆,花廊。主要用于药用。
  • 红薯叶又称地瓜叶,即红薯生长过程中的茎上的叶子。红薯叶有很多用途,比如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延缓…
  • 马蹄金是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节上生根,被灰色短柔毛;叶片呈肾形至圆形,有长叶柄,…
  • 田旋花是旋花科、旋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茎平卧或缠绕,有条纹及棱角,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