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地龟

地龟(学名:Geoemyda spengleri)是龟科、地龟属半水栖的龟类。地龟的体色变化颇大,由浅橘色到深棕色不等。体型较小,成体背甲长仅120毫米左右,宽78毫米左右。其头部浅棕色,头较小,背部平滑,上喙钩曲,眼大且外突,自吻突侧沿眼至颈侧有浅黄色纵纹。背甲金黄色或橘黄色,中央具二三条嵴棱,前后缘均具齿状,共十二枚,故称“十二棱龟”。腹甲棕黑色,两侧有浅黄色斑纹,甲桥明显,背腹甲问借骨缝相连。后肢浅棕色,散布有红色或黑色斑纹,指、趾间蹼,尾细短。雌雄辨别容易,最明显的是雌龟在眼睛后方的颈部两侧都有一道白色或黄色的条纹而雄性则没有或是很不明显。此外由体型和尾部的大小都可以比较出雌雄的差异。雌龟的腹甲平坦,尾短,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近;雄龟的腹甲中央凹陷,尾长且粗,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远。

地龟栖息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区丛林近溪流的阴湿地区,也常发现于小溪中。陆栖或半水栖,不能进入深水域。栖息地的林下乔木、藤本植物和竹子较丰富,郁闭度多在80%以上。杂食性,以各种昆虫、蠕虫、植物的叶和果实等为食。食量小,生长慢。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地龟

别名:

金龟、十二角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亚纲:

龟鳖亚纲

目:

龟鳖目

亚目:

潜颈龟亚目

科:

龟科

亚科:

淡水龟亚科

属:

地龟属

种:

地龟

亚种:

保护级别:

濒危标准

命名者及年代:

英文名:


形态特征

背甲长雄性90~101毫米,雌性87~114毫米;背甲宽雄性66.5~71毫米,雌性63.5~82.5毫米,头较小;吻尖窄,不突出于下颚,外侧面垂直向下;颚缘平无锯齿。头顶平滑无鳞。背甲较平扁,前后缘呈强烈锯齿状,有3条纵棱,脊棱宽而明显;颈盾大,呈钟形,长大于宽;第一和第五枚椎盾五边形,第二至第四枚椎盾六边形;肋盾窄,几乎与相邻椎盾等宽;缘盾尖出,呈强烈锯齿状,略向上翻翘。腹甲较长大,后缘凹缺,雄性腹甲中央向内陷;腹盾缝>胸盾缝>股盾缝>肱盾缝>喉盾缝>肛盾缝;无腋盾和胯盾。四肢覆有角质大鳞,鳞端尖出;指、趾蹼不发达。雄性尾较粗长,雌性纤短,略宽扁,尾背约有8~17对规则的扁平矩鳞,形成2纵行。

头骨具一骨质颧弓;方轭骨与轭骨(颧骨)和眶后骨相接切;额骨前缘呈“w”形,与前额骨相接;顶骨后缘达上枕骨中部;上枕骨高,后缘圆钝;内鼻孔位于眼眶前部平面上;咀嚼面窄而无中嵴;下颚冠状突不甚发达。椎板六边形,其短边在后;臀板2枚。背腹甲以骨缝相接连,甲桥发达;腋柱和胯柱长而发达。内腹板为肱胸盾缝横截。生活时,背甲黄褐色,脊棱及缘盾外缘多少呈深色。腹甲黑褐色,其外侧黄色,甲桥黑色,头顶暗黄褐色或暗褐色,自嘴角到颈侧,以及由嘴角经鼓膜下方延伸至颈侧有2条平行的黄色纵纹,雌性明显,雄性较不显;雄性虹膜白色,雌性为暗红色;颏、喉及上颚缘有明显的黑点。四肢及尾暗褐色,缀有醒目的红、黑色斑点,尾背2纵行扁平矩鳞色浅。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地龟栖息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区丛林近溪流的阴湿地区,也常发现于小溪中。陆栖或半水栖,不能进入深水域。栖息地的林下乔木、藤本植物和竹子较丰富,郁闭度多在80%以上。杂食性,以各种昆虫、蠕虫、植物的叶和果实等为食。食量小,生长慢。 [5-6]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


繁殖方式

地龟体重达250克左右时,性腺开始成熟,并有生殖能力。一般在9~10月间发情交配,翌年6月份开始产卵。6~8月为产卵期,每次产卵2~6枚。卵白色。每个产季可以产卵2~3次。孵化温度在29~30度条件下,孵化期约65~75天。


养殖技术

场地与设施

地龟可池养、缸养或盆养。家庭和专业户饲养以建池养殖为好。场地应选择在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不易被污染、僻静而有遮荫的地方。可用水泥和石头、砖筑建水池子,池大小要根据饲养的数量而定。在离池1~2米远的周围必须用石头和砖砌一道50厘米高的围墙,防止地龟外逃水池中央应建一个小岛,供地龟活动和产卵。小岛到池边和池边到围墙的地面都应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地龟上岛或上岸活动、摄食和产卵。池的进出口要设置铁丝网,以防龟外逃。池底和外围空地都应铺上20~30厘米厚的沙土,小岛和外围空地要栽种一些花草、小灌木或葡萄等植物,以供遮荫避暑。地龟是半水栖龟(很多人饲养环境将陆地面积超过水的面积,这是错误的,最基本也要一半浅水,一半陆地),不能进入深水(水位不能超过自身龟壳高度的2倍)区域,否则,将有被溺水的可能。

繁殖管理

为了提高孵化率,最好进行人工孵化。地龟产卵后,把卵捡起来,用长60厘米、宽15厘米、高8厘米的木箱,先在木箱底部放一层细沙,沙上摆上一层龟卵,在龟卵上再撒2~3厘米厚的鲴沙,然后放在室内孵化孵化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延惫24~28℃,定期喷水持内定湿度,经过65天左右就能孵化出小龟 。

饲养管理

幼龟的饲养管理刚孵出的幼龟放入暂养池中暂养,每平方米放养20只左右,投喂蛋黄、小鱼虾等食物,日投喂量为其体重的2%至3%。经过30天左右的饲养,幼龟体重可达10克左右。这时就可转入成龟池中饲养 。

青年龟和成年龟的饲养管理每平方米放养10只为宜,密度过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气温低于15℃时,地龟一般潜伏在池底泥沙里,不动也不摄食。当气温升达24℃以上时,开始摄食。地龟饲料以小杂鱼、小虾、蚌、螺、蚯蚓、各种昆虫等为主。如这些饲料缺乏时,也可喂玉米、高粱、小麦等植物性饲料。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其体重的7~10%。投喂时将饲料放在池四周,春秋季中午12点钟左右投喂、夏季应在5~7点钟投喂。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

是水质调节:地龟喜欢在水质比较清新的水体内生活,春秋季每10天换水一次,夏季3~5天就要换水一次。

是敌害预防:老鼠、蛇、猫、狗、蚂蚁等是地龟的主要天敌,平时要严防这些天敌的危害,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查看全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

充分利用各级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对其分布、栖息地及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在有保护意义的重点区域划定保护区。加强其生物学及其驯养繁殖的研究,促进人工繁殖技术的快速提高。严格执法,严禁捕捉和销售;保护栖息地环境,促进其自然增殖。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地龟,俗称灵芝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和贵重药材,药用价值极高,其价也很昂贵。

地龟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乌龟,是龟鳖目地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又称草龟、泥龟、金龟、香龟等。…
  • 花龟,是龟鳖目龟科花龟属水栖龟类;头较小,头背皮肤光滑。背甲与腹甲以骨缝相连,甲桥明显,…
  • 眼斑水龟是龟科、眼斑水龟属动物。体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头较小,头背光滑无鳞,头背及背甲棕色、灰褐色…
  • 黄喉拟水龟是龟鳖目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又名黄喉水龟、石龟、黄龟、柴棺龟、水龟、蕲龟。头小光滑无鳞,…
  • 乌龟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
  • 乌龟,是龟鳖目地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又称草龟、泥龟、金龟、香龟等。…
  • 地龟是龟科、地龟属半水栖的龟类。地龟的体色变化颇大,由浅橘色到深棕色不等。体型较小,…
  • 地龟是龟科、地龟属半水栖的龟类。地龟的体色变化颇大,由浅橘色到深棕色不等。体型较小,…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