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九节,别名:拎壁龙、风不动藤(台湾植物志),穿根藤(潮州志),娱蚣藤(海南檐县),崧筋藤、上树龙。是茜草目茜草科九节属植物。攀缘藤本,长达5米或更长,全株无毛;嫩枝稍扁,有细直纹,老枝柱状,近木 质,攀附枝有一列短而密的气根。叶对生,厚纸质,椭圆形至卵形,或倒卵形至 倒披针形,长2—6厘米,游离枝上的较大,通常钝头,边反卷,侧脉稀疏,约4— 6对,不很明显;托叶披针形,很快脱落。
聚伞花序顶生,有花多朵,总花梗长可 达3厘米;花小,白色,芳香;萼檐碟状,有5个不很明显的裂片,花冠长5-6毫米 ,仅喉部有毛。
浆果状核果常近球状,白色。分布于华南.华东和台湾。
基本信息
多分枝、攀缘或匍匐藤本,常以气根攀附于树干或岩石上,长可达6米或更长;嫩枝稍扁,无毛或有粃糠状短柔毛,有细直纹,老枝圆柱形,近木质,攀附枝有一列短而密的气根。叶对生,纸质或革质,叶形变化很大,年幼植株的叶多呈卵形或倒卵形,年老植株的叶多呈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7-9厘米,宽0.5-3.8厘米,顶端短尖、钝或锐渐尖,基部楔形或稍圆,边全缘而有时稍反卷,干时苍绿色或暗红褐色,下面色较淡,侧脉4-10对,纤细,不明显或在下面稍明显;叶柄长1-10毫米,无毛或有粃糠状短柔毛;托叶膜质,短鞘状,顶端不裂,长2-3毫米,宽2-5毫米,脱落。
聚伞花序顶生,有时被秕糠状短柔毛,常三歧分枝,圆锥状或伞房状,长1.5-5厘米,宽1-5.5厘米,总花梗长达3厘米,少至多花;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苞片长达2毫米,小苞片长约0.7毫米,常对生;花梗长0.5-1.5毫米;花萼倒圆锥形,长约2.5毫米,与花冠外面有时被秕糠状短柔毛,檐部扩大,顶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色,冠管与花冠裂片近等长,长1.5-3毫米,花冠裂片长圆形,喉部被白色长柔毛;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0.8毫米。
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具纵棱,常呈白色,长4-7毫米,直径2.5-6毫米;果柄长1.5-5毫米;小核背面凸起,具纵棱,腹面平而光滑。花期4-6月,果期全年。
产于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生长于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海拔70-1360米。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模式标本采于广州。
全株药用,功能舒筋活络、壮筋骨、祛风止痛、凉血消肿;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全株(穿根藤):苦、微辛,微温。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虚弱无力,风湿关节痛,头风痛,小儿疳积,手足麻木,腰腿痛,腰肌劳损,附骨疽,多发性脓肿,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九节,茜草科九节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纸质或革质,长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
嘴唇花 Hammel)是因形状酷似性感诱人的嘴唇而得名的一种花卉。这种植物颜色鲜红,造型奇特,…
蔓九节是茜草科九节属的攀援或匍匐藤本植物。常以气根攀附树干或岩石;幼枝无毛或有粃糠状柔毛;幼树叶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圆锥状或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倒圆锥形,花冠白色,冠筒与裂片近等长,裂片长圆形;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全年。因叶片紧贴着树干往上生长,宛如一条青龙上树,故又名“上树龙”。蔓九节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地,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70-1360米的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耐荫,适宜选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蔓九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扦插、压条、播种繁殖。据《福建药物志》中记载蔓九节“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头风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