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多年生直立或攀援草本,有时基部木质,株高达1-2米,茎部有节点,叶互生,对生或螺旋排列,叶鞘显著,叶片椭圆披针形,光滑。花序长达30厘米,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紫色萼片3,深蓝色花瓣3,广倒卵形。雄蕊多数6。花期夏天至秋天。产地:美洲热带。
基本信息
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多年生直立或攀援草本,有时基部木质,株高达1-2米,茎部有节点,叶互生,对生或螺旋排列,叶鞘显著,叶片椭圆披针形,光滑。花序长达30厘米,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紫色萼片3,深蓝色花瓣3,广倒卵形。雄蕊多数6。
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
3~5钱,浸酒或水煮服;外用适量,捣烂调酒外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胸腹胀痛,产后腰痛,头风痛,跌打损伤。
姜的新鲜根茎,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等。此外,生姜还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功效。对中焦寒邪偏盛而 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
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功效。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