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小茴香

裂叶荆芥(学名:Nepeta tenuifolia Benth.)是唇形科裂叶荆芥属植物。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茎高0.3-1米,四棱形,多分枝,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茎下部的节及小枝基部通常微红色。叶通常为指状三裂,大小不等,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长2-13厘米。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褐色,有小点。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

分布于朝鲜和中国;在中国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贵州诸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等省均有栽培;生长于海拔540-2700米的山坡路边或山谷、林缘。

全草及花穗为常用中药,多用于发表,可治风寒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崩漏、小儿发热抽搐、疔疮疥癣、风火赤眼、风火牙痛、湿疹、荨麻疹、以及皮肤搔痒。又全草富含芳香油,可提制芳香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裂叶荆芥

学 名:

Nepeta …

别 称:

小茴香、荆芥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唇形科

亚 科:

野芝麻亚科

族:

荆芥族

属:

裂叶荆芥属

种:

裂叶荆芥

命名者及年代:

Benth.,…

裂叶荆芥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茎高0.3-1米,四棱形,多分枝,被灰白色疏短柔毛,茎下部的节及小枝基部通常微红色。叶通常为指状三裂,大小不等,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宽1.5-4毫米,中间的较大,两侧的较小,全缘,草质,上面暗橄榄绿色,被微柔毛,下面带灰绿色,被短柔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点;叶柄长约2-10毫米。

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长2-13厘米,通常生于主茎上的较长大而多花,生于侧枝上的较小而疏花,但均为间断的;苞片叶状,下部的较大,与叶同形,上部的渐变小,乃至与花等长,小苞片线形,极小。花萼管状钟形,长约3毫米,径1.2毫米,被灰色疏柔毛,具15脉,齿5,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长约0.7毫米,后面的较前面的为长。花冠青紫色,长约4.5毫米,外被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向上扩展,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后对较长,均内藏,花药蓝色。花柱先端近相等2裂。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褐色,有小点。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

查看全部

裂叶荆芥生长环境

裂叶荆芥生长于海拔540-2700米的山坡路边或山谷、林缘。 适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喜阳光,山区、平原均可生长;对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为佳。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2℃以下则会出现冻害。怕旱又怕积水,短期积水也会造成死亡,低洼地不宜生长。


裂叶荆芥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和中国;在中国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城口、南川)、贵州诸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等省均有栽培。 裂叶荆芥


裂叶荆芥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裂叶荆芥采用种子繁殖。选择生长健壮、穗多而密、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于10月植株呈红色、种子呈深褐色或棕色时,将果穗剪下、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装入布袋贮藏。

播种方法: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于9-10月,以春播为好。在整好的高畦上,按行距25厘米左右开横沟条播,沟深5厘米左右。将种子拌上草木灰,均匀地播入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选小雨后、土壤松软时播种。若遇干旱天气,应先浇水后播种。每亩用种量500克左右。播种后约10天左右出苗。

查看全部

裂叶荆芥栽培技术

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0-37500千克/公顷,深翻25厘米,耙细整平,并做宽120厘米的高畦。

为了保证出苗的质量,也可采用先育苗再移栽到大田中。育苗时先浇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将种子拌草木灰,均匀地撒入畦面。播后进行镇压,使种子与表土密切接触,然后盖草,保温保湿,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浇水除草,苗大后间苗。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当苗高15厘米以上时移栽。根据土壤墒情,若土壤较干,可在移栽前1天灌水湿润苗床。移栽时在畦面上按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大苗2-3株或小苗3-4株,栽后覆土,将根部压紧,浇1次透水。

中耕除草:直播一般每年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中耕除草,宜浅松表土,拔除杂草;第二次于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三次结合定苗进行,封行后不再中耕除草。育苗移栽大田后的裂叶荆芥中耕除草2次,分别于幼苗成活后及苗高30厘米左时进行。

追肥:每次中耕除草后进行。第1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1500千克,第2次1500-2000千克,第3次重施1次冬肥;除人、畜粪外,可施入50千克复合肥,开沟施于株间,施后覆土。

排灌水:苗期需水量较大,遇干旱需及时灌水,成株后节制用水。裂叶荆芥怕涝,雨季要适时排水、防涝。

查看全部

裂叶荆芥病虫防治

危害症状:裂叶荆芥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茎枯病和黑斑病。立枯病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变褐,后收缩、腐烂、倒苗。茎枯病侵害茎、叶和花穗,茎秆受害后出现水浸状病斑,后向周围扩展,形成绕茎枯斑,致使上部枝叶萎蔫,逐渐黄枯而死;叶片发病后,似开水烫伤状,叶柄为水渍状病斑;花穗发病呈黄褐色,不能开花。黑斑病侵害叶片,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叶片变黑色枯死,茎部发病呈褐色、变细,后下垂、折倒。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发现茎枯病病株应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2%青霉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银纹夜蛾等。防治方法:栽植前用50%辛硫磷乳油22.5千克/公顷配成毒土进行土壤处理,地老虎和银纹夜蛾发生期喷BT乳剂、25%灭幼脲胶悬剂800倍液防治,早期最好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查看全部

裂叶荆芥主要价值

全草及花穗为常用中药,多用于发表,可治风寒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崩漏、小儿发热抽搐、疔疮疥癣、风火赤眼、风火牙痛、湿疹、荨麻疹、以及皮肤搔痒。又全草富含芳香油,可提制芳香油。

唇形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烟火树 Merr.)是唇形科、大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4米。幼枝方形,墨绿色。叶对生,…
  • 荨麻叶龙头草 Makino)是唇形科龙头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高20-40厘米;叶片纸质,…
  • 丁香罗勒是唇形科罗勒属植物,直立灌木。全株芳香。茎高0.5-1米,茎四棱形,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
  • 菲律宾石梓,唇形目马鞭草科常绿藤本或蔓灌,在绿廊、荫棚或依附墙角生长,原产地为印度、菲律宾、泰国。
  • 大籽筋骨草为唇形科筋骨草属下的一个种。产云南瑞丽、景东以南等地,贵州、广西、广东及台湾亦产。此外,…
  • 产于中国西南地区。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 脓,调经止痛。用于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
  • 胡椒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杂交薄荷,原产于欧洲,可用于食物的调味…
  • 红紫珠是唇形科紫珠属的灌木。高约2米,小枝被黄褐色星状毛并杂有多细胞的腺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