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香蕉是香蕉属中的AAA群体(红绿香蕉品种),这个品种具有生势壮旺、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植株高大,假茎高300~350厘米,叶片大而厚,叶柄长,生育期长。种植时从组培苗至开花结果大约需14个月左右,18个月才能成熟。红皮香蕉是福建省农业厅果树站以原产马来西亚,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的新品种。
基本信息
香蕉的栽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香蕉的性状有显著不同的红皮香蕉,这一新品种的出现,为我国水果市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粤东地区是国内香蕉生产的主产区之一,近10年来,该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引进及自行培育优良品种,先后引种、选育出一批香蕉优良品种,红皮香蕉就是其中一个优稀品种。
每穗果杭5~6梳,每梳16个果左右,果指粗壮,一般栽培每株产量在20~40千克。红皮香蕉以其特有的暗紫红色果皮、细嫩的肉质、特殊的香味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到我国以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吸芽苗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科研人员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并取得成功。汕头农科所的科研人员自1992年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红皮香蕉,获得成功,仅1998年和1999年两年就生产组培苗5万多株,仍然供不应求。可见,其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
红皮香蕉20世纪70。年代从东南亚引入,属AAA群红绿蕉品种。假茎高3~4米,茎周长67~87厘米,除叶面呈绿色外,假茎、叶脉和中脉均呈暗紫红色。梳数、果数少,果指长17~20.5厘米,果皮暗紫红色,后期带绿条纹,果肉蛋黄色,肉质软滑,有特殊的兰花香味,果实总糖含量为20%~21%。红皮香蕉的产量低,株产10~20千克。该品种易突变为绿蕉,生长期较长,在15个月以上,抗病、抗寒力弱。红皮香蕉虽然缺点多,但由于其果皮为红色,有喜气的意思,不乏市场需求,已有商业化栽培。2003年3月份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该品种生育期长,田间全生育期420~500天。株型高大,株高370~450厘米,茎秆粗,茎周80~95厘米,叶片及叶柄长,较直立;假茎、叶柄、叶片主脉呈暗紫红色,叶面青绿色。通常每果穗4~6梳;每果梳约13~16个果指。果指长16~20厘米,微弯,果皮呈暗紫红色。果指美观,果肉浓甜,经漳州市农业检验监测中心品质测定:可溶性固形物26.7%,可溶性总糖含量24.2%,可食率61.0%,品质较佳。经漳州市植保植检站田间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台湾北蕉相近。耐寒性比北蕉略强。
该品种植株高大,需肥量大,生产上应注意选择在避风向阳,冬季基本无霜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带建园。亩植105~110株为宜,注意防止倒伏和适时采收。
经漳州、泉州、厦门等地多年多点试种,一般亩产1200~1800公斤。
适宜在闽南香蕉产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