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露珠草(学名:Circaea alpina L. )是柳叶菜科露珠草属植株高3-50厘米,无毛或茎上被短镰状毛及花序上被腺毛;根状茎顶端有块茎状加厚。叶形变异极大,自狭卵状菱形或椭圆形至近圆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近全缘至尖锯齿。萼片白色或粉红色,稀紫红色,或只先端淡紫色,矩圆状椭圆形、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果实棒状至倒卵状,基部平滑地渐狭向果梗,表面无纵沟,但果梗延伸部分有浅槽;成熟果实连果梗长3.5-7.8毫米。 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高山露珠草 植株高3-50厘米,无毛或茎上被短镰状毛及花序上被腺毛;根状茎顶端有块茎状加厚。叶形变异极大,自狭卵状菱形或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11厘米,宽0.7-5.5(-8)厘米,基部狭楔形至心形,先端急尖至短渐尖,边缘近全缘至尖锯齿。顶生总状花序长12(-17)厘米。花梗与花序轴垂直(见于深山露珠草 C. alpina subsp. caulescens 及狭叶露珠草 subsp. angustifolia 中)或花梗呈上升或直立,基部有时有一刚毛状小苞片。
花芽无毛,稀近无毛;花萼无或短,最长达0.6毫米;萼片白色或粉红色,稀紫红色,或只先端淡紫色,矩圆状椭圆形、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8-2毫米,宽0.6-1.3毫米,无毛,先端钝圆或微呈乳突状,伸展或微反曲;花瓣白色,狭倒三角形、倒三角形、倒卵形至阔倒卵形,长0.5-2毫米,宽 0.6-1.9毫米,先端无凹缺至凹达花瓣的中部,花瓣裂片圆形至截形,稀呈细圆齿状(见于狭叶露珠草 C. alpina subsp. angustifolia 中);雄蕊直立或上升,稀伸展,与花柱等长或略长于花柱;蜜腺不明显,藏于花管内。
果实棒状至倒卵状,长1.6-2.7毫米,径0.5-1.2毫米,基部平滑地渐狭向果梗,1室,具1种子,表面无纵沟,但果梗延伸部分有浅槽;成熟果实连果梗长3.5-7.8毫米。染色体n=11(高寒露珠草 C. alpina subsp.micrantha 无记载)。
生长于潮湿处和苔藓覆盖的岩石及木头上,垂直分布自海平面至海拔2500米。广布于北纬30度至65度间的北方森林中,低纬度时则限于高海拔地带。
高山露珠草 国内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越南西北部、缅甸东北部及西北部、印度、喜马拉雅山南坡、阿富汗东北部
药物作用
高山露珠草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消食;止咳;解毒;止痒。主心悸;失眠;多梦;疳积;咳嗽;疮疡脓肿;湿疣;癣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中医世家)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消食;止咳;解毒;止痒。主心悸;失眠;多梦;疳积;咳嗽;疮疡脓肿;湿疣;癣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摘录《中华本草》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7-8月采收全草,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