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柏(学名: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是柏科,圆柏属灌木,高可达3米,或匍匐状,或为乔木,高约10余米,树皮褐灰色;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全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叶片披针形或窄披针形,上面稍凹,下面拱凸具钝纵脊,雄球花卵圆形,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熟后黑色或蓝黑色,稍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锥状球形,有树脂槽,上部常有纵脊。
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黄山、福建及台湾等省区。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600-4000米高山地带,在上段常组成灌木丛,在下段生于冷杉类、落叶松类及栋类等针叶树或针叶树阔叶树林内,或成小面积纯林。
高山柏大多长得虬曲多姿、苍老道劲,是盆景爱好者优选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高山柏 灌木,高1-3米,或成匍匐状,或为乔木,高5-10余米,稀高达16米或更高,胸径可达1米;树皮褐灰色;枝条斜伸或平展,枝皮暗褐色或微带紫色或黄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全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基部下延生长,通常斜伸或平展、下延部分露出,稀近直伸、下延部分不露出,长5-10毫米,宽1-1.3毫米,直或微曲,先端具急尖或渐尖的刺状尖头,上面稍凹,具白粉带,绿色中脉不明显,或有时较明显,下面拱凸具钝纵脊,沿脊有细槽或下部有细槽。雄球花卵圆形,长3-4毫米,雄蕊4-7对。
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成熟前绿色或黄绿色,熟后黑色或蓝黑色,稍有光泽,无白粉,内有种子1粒;种子卵圆形或锥状球形,长4-8毫米,径3-7毫米,有树脂槽,上部常有明显或微明显的2-3钝纵脊。
粉柏(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Meyeri')直立灌木, 小枝密。叶排列紧密,上下两面被白粉,条状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球果卵圆形,长约6毫米。粉柏系栽培植物,分布于中国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庐山、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有栽培作庭园树或盆栽。粉柏与高山柏的区别在于叶的上下两面均被白粉。 高山柏
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黄山、福建及台湾等省区。常生于海拔1600-4000米高山地带,在上段常组成灌木丛,在下段生于冷杉类、落叶松类及栋类等针叶树或针叶树阔叶树林内,或成小面积纯林。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移栽:移栽时应注意的问题高山柏移栽时一般都带不上土球,甚至连毛细根也极少,所以在采挖前应先准备好海绵等物品,挖出柏桩后要第一时间用愈合剂涂抹截根与伤口处,然后用备好的海绵包好,再用水浸泡过的塑料薄膜和编织袋扎实,短时间内带回。最佳移栽时间,长江以北中东部一般四月下旬至六月中旬。这个季节正好是天牛虫、小甲壳虫等害虫还没到来的季节,温度也适宜。
清洗:树桩带回后应立即清洗伤口,放在清水里浸泡,时间一般以12-16小时为宜,浸泡过程中让树梢露出水面20厘米,用手掐之有湿润感即可。
栽植土:最好用无菌纯净沙,在无菌沙内栽培就等于是老桩扦插桩胚生新根,而且伤口愈合所消耗的都是原来树体内储存的营养。
保湿:桩胚从掘起后由于主根全被锯断,侧根亦有大部分损伤,所以作为吸收水分的根毛几乎没有了。因此,要长浇水保持柏桩根部湿润才可使其长出新根。
透气:如果土壤不通气、根部的呼吸就无法正常进行,同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也容易长时间滞留于根部,会对根系产生有害作用。
浇水:栽植时要浇透定根水,按一定比例施上生根剂,而且注意伤口与根系长时间浸泡水中,容易造成烂根,从而导致桩胚死去。
遮荫:养护中应注意是养护过程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柏桩已经植入盆中但由于根系损伤严重加之没有一点土壤,而新根的发出还需要一段时间,即使根系能从土壤中吸收点水分,但也是有限的,与阳光照射蒸发相比微不足道,所以遮荫是养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还需要经常喷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天要喷6-7次。此外,最好用草绳缠在杆上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高山柏主干的湿润状态可控制树桩水分的散发,有利于成活。
高山柏大多长得虬曲多姿、苍老道劲,是盆景爱好者选择树种。 高山柏
铺地柏是柏科刺柏属植物,高达75厘米,冠幅逾2米,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叶,3叶交叉轮生,…
叉子圆柏是柏科刺柏属植物。株高不及1米;枝斜上伸展,枝皮灰褐色,一年生枝的分枝皆为圆柱形;叶二型,…
杜松是柏科、刺柏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下垂。…
高山柏是柏科,圆柏属灌木,高可达3米,或匍匐状,或为乔木,高约10余米,树皮褐灰色;小枝直或弧状弯曲,…
圆柏,又名珍珠柏、刺柏、桧柏等,是柏科刺柏属的乔木。圆柏高达20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
刺柏是柏科、刺柏属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褐色,枝条斜展或直展,树冠塔形或圆柱形;小枝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