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莎草兰

莎草兰(Cymbidium elegans Lindl.)兰科附生草本植物,假鳞茎近卵形,叶6-13枚,二列,带形,花葶从假鳞茎下部叶腋内长出,总状花序下垂,具20余朵花,花苞片小,花下垂,狭钟形,几不开放,稍有香气,奶油黄色至淡黄绿色,有时略有淡粉红色晕或唇瓣上偶见少数红斑点,褶片亮橙黄色,萼片狭倒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花期10-12月。莎草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适合种植于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pH值以5.5-6.5为宜。莎草兰产于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莎草兰花期长,且有香气,可种植于花坛边缘与花境及疏林地被供观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莎草兰

拼音:

ō ǎ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门:

木贼门(有胚植…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

纲:

木兰纲(被子植…

亚纲:

百合亚纲

超目:

天门冬超目

目:

天门冬目

科:

兰科

属:

兰属

种:

莎草兰

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假鳞茎近卵形,长4-9厘米,宽2-3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6-13枚,二列,带形,长45-80厘米,宽1-1.7厘米,先渐尖或钝,通常略2裂,关节位于距基部4-10厘米处。花葶从假鳞茎下部叶腋内长出,通常长40-50厘米,下弯;总状花序下垂,具20余朵花;花苞片小,长2-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2-2.1厘米;花下垂,狭钟形,几不开放,稍有香气,奶油黄色至淡黄绿色,有时略有淡粉红色晕或唇瓣上偶见少数红斑点,褶片亮橙黄色;萼片狭倒卵状披针形,长3.4-4.3厘米,宽7-9毫米;花瓣宽线状倒披针形,长3-4厘米,宽5-6毫米;唇瓣倒披针状三角形,长3-4厘米,3裂,基部与蕊柱合生约2-3毫米;侧裂片多少围抱蕊柱,常具很小的乳突,边缘无缘毛;中裂片较小,长8-10毫米,宽5-6毫米,中央有1个密生短毛的斑块,边缘稍波状;唇盘上的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在近末端处汇合并具短毛,在基部增粗并在两褶片间形成槽状凹陷;蕊柱长2.8-3.2厘米,腹面下部疏生微毛;花粉团2个,近棒状。蒴果椭圆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花期10-12月。


生长环境

莎草兰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莎草兰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主要价值

莎草兰花期长,且有香气,可种植于花坛边缘与花境及疏林地被供观赏。


栽培技术

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及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

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后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

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太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

查看全部

兰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硬叶兰,为微子目兰科下属植物。叶5-7枚,厚革质,长22-80厘米,宽1-1.8厘米,…
  • 大根兰:腐生植物,无绿叶,亦无假鳞茎,地下有根状茎;根状茎肉质,白色,斜生或近直立,常分枝。花葶直立,…
  • 兔耳兰,是兰科兰属的半附生草本植物。茎近扁圆柱形或狭梭形;叶倒披针状长圆形至狭椭圆形;花通常白色至淡绿色,花瓣近长圆形,上面有紫栗色中脉和色斑,唇瓣近卵状长圆形,花葶从假鳞茎下部侧面节上发出,直立,花苞片披针形;萼片倒披针状长圆形;蒴果狭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10-12月。兔耳兰原产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省,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日本,越南、尼泊尔、锡金、印度也有分布。兔耳兰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能力差,要求很高的空气湿度,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但是土壤必须通气透水。兔耳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兔耳兰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方式和分株方式。据《云南天然药物》记载,兔耳兰有润肺的功效,用于肺燥咳嗽,便秘等症状,还可用于祛风除湿、强筋骨、清热解毒、消肿等症状。兔耳
  • 虎头兰是兰科兰属附生植物。假鳞茎窄椭圆形或窄卵形;叶呈带形;花葶长45-60厘米,苞片卵状三角形,…
  • 美花兰:地生或附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至狭卵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
  • 墨兰 Willd.),别名报岁兰、中国兰、拜岁兰等,是兰科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为地生肉质根,…
  • 莎叶兰: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假鳞茎较小,长1-2厘米,包藏于叶鞘之内。叶4-12枚,带形,常整齐2列…
  • 寒兰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茎为椭圆形;叶呈带状,尾部修长渐尖,叶脉较明显;每秆花枝开5-12朵,…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