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檀吴萸(Evodia daniellii (Benn.) Hemsl.),是芸香科,吴茱萸属的一种植物。生于平地及山坡向阳地方,耐干旱,砂质壤土中生长迅速。
基本信息
臭檀吴萸为落叶乔木,高达15m。小枝密被短毛,后渐脱落。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枚,纸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近全缘或有细钝锯齿,背面沿中脉密被白色长柔毛;叶柄长2~5cm;小叶柄长1~3mm。
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序大小变化很大,花序轴及花梗被短绒毛,序轴较细,直径2~3mm;花单性,雌雄异株,白色;雄花萼片、花瓣、雄蕊均5;花瓣长约4mm,内面被疏柔毛,花丝中部以下被长柔毛,退化子房顶端4~5裂,密被毛;雌花与雄花相似而稍大,退化雄蕊短线状,长约为子房的1/4,顶端无退化花药;子房上位,近球形。
果熟后紫红色,有腺点,项端有小喙;种子黑色,光亮。
生长于疏林中或沟边,有栽培。
湖北,长江以南沿岸各地,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贵州。
夏季剪取近成熟的果序,晒干后搓下果实,去净枝叶,再晒至全干。
本品呈类圆球形或扁球形,长5~8mm,表面粗糙,具多数点状凸起,有的微裂成5果瓣,每果瓣顶端有长0.5~2.5mm的喙状凹陷的油室,果梗上有很多毛茸;果皮坚脆剥开后内表面平滑,黄白色,每1果内藏种子2粒。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气强烈的特殊味辣,苦。以果实不开裂,气味浓者为佳。
辛、苦,温。归肝、胃经。散寒,温中,止痛。用于脘腹冷痛,疝气痛,口腔溃疡,齿痛。常用量1~3g。
附注 阴虚火旺者忌服。
功用: 归肝、胃经。散寒,温中,止痛。用于脘腹冷痛,疝气痛,口腔溃疡,齿痛。常用量1~3g。
性味: 辛、苦,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