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锐齿槲栎

锐齿槲栎(学名:Quercus aliena Bl. var. acuteserrata Maxim. ex Wenz.)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灰褐色,近无毛,具圆形淡褐色皮孔;芽卵形,芽鳞具缘毛。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顶端微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雄花序长4-8厘米,雄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花序轴,微有毛。坚果椭圆形至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1.7-2.5厘米,果脐微突起。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东南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2 7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或形成小片纯林。

木材为环孔材,边材灰白色,心材黄色,气干密度0.73克/立方厘米;叶含蛋白质12.53%;种子含淀粉55.8%,单宁9.7%。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锐齿槲栎

别名:

尖齿槲栎、锐齿栎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山毛榉目

科:

壳斗科

属:

栎属

种:

槲栎

变种:

锐齿槲栎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灰褐色,近无毛,具圆形淡褐色皮孔;芽卵形,芽鳞具缘毛。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20(-30)厘米,宽5-14(-16)厘米,顶端微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具粗大锯齿,齿端尖锐,内弯,叶背密被灰色细绒毛,叶片形状变异较大;叶柄长1-1.3厘米,无毛。

雄花序长4-8厘米,雄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花序轴,微有毛,花被6裂,雄蕊通常10枚;雌花序生于新枝叶腋,单生或2-3朵簇生。壳斗杯形,包着坚果约1/2,直径1.2-2厘米,高1-1.5厘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排列紧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坚果椭圆形至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1.7-2.5厘米,果脐微突起。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辽宁东南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2700米的山地杂木林中,或形成小片纯林。 喜光,耐寒,能耐24℃极端低温,较喜阴湿的土壤。在中国小陇山林区分布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0.9℃,年相对湿度69%,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适生于中性至微酸性的轻壤、中壤、重壤及部分黏土的森林土壤、山地褐土、黄棕壤,在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生长较好。 锐齿槲栎


繁殖方法

选择40-100年生健壮的母树采种。良种呈棕裸色到灰褐色,有光泽,个大饱满,粒沉重,种仁乳白色或黄白色。秦岭山脉种子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果,当壳斗由绿色变为棕褐色或黄色时即可采种。

种实采回后不能暴晒和烘烤,需要阴干,防止因含水量高而发芽、发热和霉烂,亦需防虫蛀。贮藏方法秋季随采随播,不需贮藏;准备翌春播种的种子需要贮藏,贮藏方法有以下两种。

流水贮藏:用筐篓装满种子(25-30千克),放在流水缓慢的河水或溪流中,固定好筐篓,防止被流水冲走,并经常进行翻动检查,避免霉烂和散失。

混沙贮藏:选干燥、通风的室内,先铺一层6-8厘米厚的湿沙,然后铺盖一层种子一层沙,层积堆藏。也可以按1:2的比例将种子和湿沙拌匀埋入坑中堆藏,应经常检查。

苗床长10米,宽1.2米,行距20厘米,开沟深6-7厘米,沟内每隔10厘米平放一粒种子,发芽率95%,每亩播种量130-160千克,覆土2-3厘米,秋播或春播均可。播后要加强管理,初期松土宜浅,锄深2-3厘米即可,苗木生长期需松土除草4-5次。当幼苗5厘米高时间苗,按照10-15厘米株距留苗。由于栎类主根发达,垂直主根生长很快,而侧根往往很少,因此,当苗木生长2-3月后应进行切根。用利锨斜插入土中即可切断主根,以促进侧根和须根生长发育,造林容易成活。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直播造林:锐齿槲栎生产上多采用秋季直播造林的方法。秋季正是雨季后期,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高,发芽快,易生根,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不需要贮藏种子和育苗,比较经济。但要选择土层深厚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

植苗造林: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采取鱼鳞坑、水平沟和块状整地。中国小陇山林区一般采用鱼鳞坑和块状整地、三角形配置的方法进行。造林中要防止窝根,对主根过长的进行切根,保留20-25厘米长度为宜,以1年生苗造林最好。

造林密度:造林初植密度以每亩300-400株为宜,株、行距为1米×2米或1米×1.5米。初植密度大是为了促进树干生长通直,提高木材产品质量,以后逐步进行疏伐。

主要是松土除草和扩穴,每年进行2次,6月下旬和8月中旬各进行1次,用材林在4年后进行修枝,修去下部的竞争枝和粗大侧枝,修枝时要紧贴树干进行,茬口平整,避免以后在树干上留下疤痕。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栗实象

危害症状:幼虫在种子内蛀食,外部不易发现虫孔,仅能见到小黑点,受害种子往往早落,如有3头以上幼虫为害,种子即失去发芽力。种子堆藏时温度上升,幼虫蛀食更加严重,被害率达到90%以上。

防治方法:先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杀虫效果最好,浸泡后捞出来晾干后沙藏。用溴甲烷熏蒸,将种子放在密闭容器内,温度23℃,每立方米用药35-40千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达100%。成虫盛发期可用75%的辛硫磷1000-2000倍液喷树冠,连续喷雾2-3次即可控制成虫危害。

栎掌舟娥

危害症状:栎掌舟娥是为害栎类的食叶害虫,幼虫群食叶片,大量发生时可将叶片食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栎实产量,也为害柞蚕生产。

防治方法:用灯光诱杀成虫;秋季挖蛹灭虫;幼虫群栖为害期可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喷洒苏云金杆菌等制剂防治。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木材:锐齿槲栎是中国的硬阔叶树,材质优良,纹理美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木质坚硬,耐磨力强,是一类华贵的用材,其使用价值仅次于红木,在发达国家,锐齿栎常被用来装修总统房间等高级场所。树干是建筑、家具、造船及枕木等的良材。

种子:种子含淀粉60-70%,可酿酒,制凉粉、粉条,作豆腐及酱油等,又可榨油。

树皮:树皮含单宁8.98-11.1%,壳斗含单宁9.6%。果壳可制作活性炭,提取栲胶和黑色染料。

叶:叶可养柞蚕。干、枝可培养香菇、木耳、天麻。

枝桠:枝桠是上等薪材,树叶可用于制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根系发达,萌生力强,耐干旱瘠薄,抗风、抗火,具有很好的防蚀、护坡堤、保持水土及防火作用;也是重要的优质生物能源树种。

锐齿槲栎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硬木原料,也因其高大奇特的树形、美丽的叶片而被广泛用于观赏树种。在欧洲、北美和澳洲,锐齿槲栎是城市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高价值树种和文化树种,被称为“圣灵橡树”。

锐齿槲栎

查看全部

栎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夏栎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米。幼枝被毛,小枝赭色,冬芽卵形,紫红色,…
  • 青冈是壳斗科栎属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无毛。叶片革质,顶端渐尖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 橡果: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橡树.栎树的果实,长圆形,含淀粉和少量鞣酸,外壳可…
  • 槲栎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小枝粗且无毛,叶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先端短钝尖,…
  • 帽斗栎,生于海拔2500-3200米山地或云杉林下。产云南省大理、宁蒗、丽江、中甸和德钦等地,…
  • 槲树,是壳斗科栎属乔木植物;树皮暗灰褐色,深纵裂;小枝粗壮,有沟槽;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顶端短钝尖,…
  • 乌冈栎是壳斗科,栎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纤细,灰褐色,叶片革质,倒卵形或窄椭圆形,…
  • 沼生栎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沼生栎树皮暗灰褐色,略平滑,小枝褐色,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