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黄花刺茄

黄花刺茄在国家标准中又叫刺萼龙葵,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别称刺萼龙葵。常生长于开阔的、受干扰的生境,如田野、河岸、过度放牧的牧场、庭院、谷仓前、畜栏、路边、垃圾场等地。原产新热带区北美洲和美国西南部,除佛罗里达州已经遍布美国,并且已分布到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

黄花刺茄 于2016年12月12日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第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到我国的生态坏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黄花刺茄

别名:

刺萼龙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目:

茄目

科:

茄科

属:

茄属

种:

黄花刺茄

分布区域:

原产北美洲

形态特征

黄花刺茄又叫刺萼龙葵,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自中下部多分枝,密被长短不等带黄色的刺,刺长0.5-0.8厘米,并有带柄的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0.5-5厘米,密被刺及星状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8-18厘米,宽4-9厘米,不规则羽状深裂及部分裂片又羽状半裂,裂片椭圆形或近圆形。先端钝,表面疏被5-7分叉星状毛、背面密被5-9分叉星状毛,两面脉上疏具刺,刺长3-5毫米。

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3-10花。花期花轴伸长变成总状花序,长3-6厘米,果期长达16厘米;花横向,在萼筒钟状,长7-8毫米,宽3-4毫米,密被刺及星状毛,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密被星状毛;花冠黄色,辐状,径2-3.5厘米,5裂,瓣间膜伸展,花瓣外面密被星状毛;雄蕊5,花药黄色,异形,下面1枚最长,长9-10毫米,后期常带紫色,内弯曲成弓形,其余4枚长6-7毫米。浆果球形,直径1-1.2厘米,完全被增大的带刺及星状毛硬萼包被,萼裂片直立靠拢成鸟喙状,果皮薄,与萼合生,萼自顶端开裂后种子散出。

种子多数,黑色,直径2.5-3毫米,具网状凹。花果期6-9月。

生于干燥草原及荒地。原产北美洲。为一种有毒植物,需杜绝蔓延。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刺萼龙葵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养料、土壤、水分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生于农田、村落附近、路旁、荒地,能适应温暖气候、沙质土壤,但在干硬的土地上和在非常潮湿的耕地上也能生长。

黄花刺茄极耐干旱, 蔓延速度极快, 其生境主要为荒地、路边、过度放牧的草地、受扰动的地区、废弃地、水塘周围。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原产新热带区北美洲和美国西南部,除佛罗里达州已经遍布美国,并且已分布到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目前,黄花刺茄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西北的部分省区。具体出现在辽宁省的朝阳县、阜新市、建平县和大连市,吉林省的白城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以及北京市密云县等地。


交配方式与传粉特性

黄花刺茄同一花序上左、右花柱型花(镜像花)的交替发生是一种花设计,它主要是通过减少雌雄功能间的干扰来促进昆虫介导的相反花型间的异交传粉。

该物种不能进行自发的自花传粉,人工授大雄蕊和小雄蕊花粉的异交率无显著差异,授自花粉、同株异花粉及异株异花粉的异交率也无显著差异,自然状态下传粉的结实率明显高于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同株异花和异株异花授粉的水平依赖于植株上开花数目的多少和传粉者的飞行式样。

查看全部

传播途径

刺萼龙葵仅由种子传播,成熟时,植株主茎近地面处断裂,断裂的植株像风滚草一样地滚动,每一果实可将8500颗种子传播得很远。


繁殖力强

正常植株可生20到30枝花序,每个花序能开10到20朵花,每浆果内可产种55B90粒,植株可产种1至2万粒。种子通过风、水流或刺萼扎入动物皮毛及人的衣服等方式传播,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种子休眠特性

在25℃恒温条件下,不经过任何处理的黄花刺茄种子不萌发。经过初步观察,发现种子不萌发但能吸水,仍比较坚硬,颜色比较鲜艳,且光泽度较高。同时胚组织还具有萌发能力,种子没有死亡,故休眠率为100%,处于严重休眠状态。


防治方法

在生长期或抽穗开花期,到可能生长地进行踏查,根据该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确定种类,记载混杂情况和混杂率。对进出口和国内调运的种子进行抽样检查。种子每个样品不少于1公斤,检验是否带有该检疫杂草的种子。

化学防治:防治刺萼龙葵可用2,4-D。当刺萼龙葵秧苗期,对2,4-D较为敏感,但开花后对2,4-D就有很大的抗性。2,4-D和麦草畏合在一起用时,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好。但2,4-D容易产生药害,可以用30%2甲4氯·麦草畏水剂在植物开花前,每亩125克药量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机械防治:通过不断的,严密的刈草或在开花前用锄头分散刺萼龙葵的植株,以防止其种子的产生。 处理刺萼龙葵的方法是将其铲除后焚烧深埋。

生物防治:通过种植沙打旺、紫花苜蓿等本地优势牧草品种来占领刺萼龙葵的生存空间。

查看全部

茄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素馨叶白英,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茄属的一种缠绕灌木,多分枝,光滑无毛,茎具纵向细条纹。聚伞式圆锥…
  • 冬珊瑚,现名珊瑚豆 Bitter)。直立小灌木,多分枝成丛生状,作1-2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
  • 金银茄是茄科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低矮,高约30-70厘米;叶互生,…
  • 黄果茄,中药名。为茄科植物黄果茄的根、果实及种子。具有祛风湿,消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牙痛,…
  • 大花茄,别名木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玻利维亚至巴西。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至5米,茎直立,…
  • 香瓜茄是茄科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人参果、香艳茄、香瓜梨等。其茎草质、有棱,基部木质化,…
  • 毛茄,中药名。为茄科茄属植物毛茄Solanum ferox L.的全株。植物毛茄,…
  • 少花龙葵又名乌点规,是纤弱草本,茎无毛或近于无毛,潮汕地区别名称为钮草、钮仔草、乌目菜、乌疔草、点…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