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耳细辛,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獐耳细辛Hepatica nobilis Schreb. var. asiatica (Nakai) Hara的根茎。植物獐耳细辛,分布于我国辽宁、安徽、浙江、河南。具有活血祛风,杀虫止痒之功效。主治筋骨酸痛,癣疮。
基本信息
根茎。
味苦,性平。
活血祛风,杀虫止痒。
筋骨酸痛,癣疮。
1、治劳伤筋骨酸痛,獐耳细辛鲜根2-6g。加黄酒、红糖,盛碗内加盖蒸熟,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癣疮,先用鲜生姜搽患处,再以鲜獐耳细辛捣烂,绞汁外涂,每日数次。(《安徽中草药》)
3、治头疮白秃,獐耳细辛为末,以槿木煎油调搽。(《活幼全书》)
内服:隔水蒸,3-4.5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烂绞汁涂。
采集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切碎,晒干。
药材性状:根茎圆柱形,长1-2cm,直径2-8mm。表面棕褐色,环节密集,状如僵蚕,节上有不定根;先端残留叶柄残基,纤维性。不定根长可达10cm,直径约0.5mm。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气微,味苦、辛。
獐耳细辛,别名蝴蝶草、野菱角菜《安徽中草药》。多年生草本,高8-18厘米。根状茎短,密生须根。基生叶3-6;叶柄长6-9厘米,幼时被毛,后脱落变无毛;叶片正三角状宽卵形,长2.5-6.5厘米,宽4.5-7.5厘米,基部深心形,3裂至中部,裂片宽卵形,全缘,先端微钝或钝,有时有短尖头,被疏柔毛。花葶1-6,有长柔毛;苞片3,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全缘,下面稍密被长柔毛;花两性,单生花葶顶端;萼片6-11,花瓣状,狭长圆形,长8-14毫米,宽3-6毫米,顶端钝,粉红色或堇色;雄蕊多数,长2-6毫米,花丝狭线形,花药椭圆形,长约0.7毫米;心皮多数,子房密被长柔毛,花柱短。瘦果卵球形,长约4毫米,有长柔毛和短宿存花柱。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林荫下溪旁、林下或草坡石下阴湿处。
《安徽中草药》:“活血祛风,杀虫止痒。”
[1-2]
岷山银莲花
银莲花是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基生叶4-8;叶片圆肾形,两面疏生柔毛或变无毛,3全裂,…
华北耧斗菜是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茎高可达60厘米,上部分枝。基生叶数个,有长柄,…
展毛银莲花是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状茎,叶基生,有长柄,掌状分裂,花葶直立;聚伞花序…
飞燕草 Schur)是毛茛科、飞燕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被弯曲短柔毛,…
夏侧金盏花是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高10-2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下部有稀疏短柔毛。…
大花威灵仙是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木质攀援藤本,长约2-4米。须根黄褐色,新鲜时微带辣味。茎圆柱形,…
獐耳细辛,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獐耳细辛Hepatica nobilis Schreb. v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