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南浣熊

南浣熊(学名:Nasua nasua),喜树上攀爬并以尾巴保持平衡,在地面时尾常竖立,尾端弯曲。多数个体在白天出没,少数成年雄性夜间活动。杂食性,在林中觅食野果和无脊椎动物,成年雄性还捕捉鼠类。体长410-670毫米,体重3000-6000克,雄性大于雌性。前肢短,后肢长;尾长超过体长。上体为红棕与黑色混合;吻鼻和颈呈白色;脸部有黑色及灰色斑;喉咙白色,下体余部为黄色与褐棕色;尾背具环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南浣熊

别名:

长吻浣熊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兽亚纲

目:

食肉目

科:

浣熊科

亚科:

浣熊亚科

属:

南美浣熊属

亚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原产于南美洲,…

命名人及年代:

,年

地理分布

广布于美洲大陆, 南浣熊区域分布 从美国西南的亚利桑那经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委内瑞拉草原稀缺),一直到南部的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皆有分布。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阿根廷、美国(迁入)、玻利维亚、巴西、智利(迁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墨西哥(迁入)、巴拿马、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最高栖息地海拔2500米。

主要在落叶林和常绿森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河边的森林、热带雨林以及环境相对干燥的灌丛森林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也习惯了在次生林和森林的边缘活动。


形态特征

皮毛呈红褐色至灰色,腹面颜色较淡,黑色双足短而有力,黑至棕色的尾巴环饰黄色皮毛。灵活的鼻子位于狭窄、细长的头部末端,稍微偏上拉长。棕色吻突具灰斑。耳朵小而圆,内圈白边。不计尾部,体长41-67厘米,尾长32-69厘米,重3-6公斤。


生存习性

雄兽独居;雌兽散居,无关联的雌兽结群,此类浣熊群通常有多至30只个体组成。南浣熊昼行夜伏,白天多数时间在觅食。

善于攀爬和游泳。尽管属陆生动物,休息、交配和生育却多在树巢。受到干扰时,则从树上下来,逃往地面。在一棵树上,它们不喜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偏好抓住一根树枝跳向另一树枝。

杂食性,主食水果,也食无脊椎动物,包括甲虫幼虫、蝎子、蚂蚁、白蚁、蜥蜴、小型哺乳动物、啮齿动物等。常进入人类居住地,在垃圾堆翻寻食物。

注:南浣熊图片来源参考。

查看全部

繁育信息

在繁殖季,其繁殖地变化不定。一些地区的繁殖时间是1-3月,另一些地区则在10-2月间。交配后,雌兽独自在树上构巢,在交配后的第74-77天,怀孕雌兽产下3-7只幼崽。初生幼崽会经历一段抚育期,5天后体重达到78克,10天后睁开双眼,19天时站立,24天可行走、注视;26天后能上下攀爬运动,4个月后开始吃固体食物。雌兽在树巢继续抚育幼兽,直到度过4个月的断奶期。雌性2岁性成熟,雄性3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附录Ⅲ。

查看全部

浣熊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卡斯罗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意大利獒犬的改良种。这种改良的大型猛犬过去不曾在意大利大陆生存,…
  • 呵叻猫于1959年由泰国引入美国,并于1965年得到美国爱猫者的公认。10年后英国方才承认这种猫。…
  • 约克夏梗犬因产于英国东北部约克郡而得名,故又称约克郡梗、约瑟犬、约瑟猩。约克夏梗身材娇小,…
  • 昆明犬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自行培育的犬种。共有三种颜色品系:狼青、草黄、黑背。1953年开始选育,…
  • 石貂是鼬科、貂属的一种中小型哺乳动物。体型中等,雄体长450毫米,体重1.5千克左右。毛色单一,…
  • 荷兰毛狮犬耳朵小,呈三角形,在头部较高的位置,且竖立;口吻中等长度,既不粗糙也不尖细,…
  • 亚洲猫是猫的一种,属猫科动物。共分四个种类即亚洲渐变色猫、亚洲烟色猫、亚洲单色猫和亚洲虎斑猫。
  • 可卡犬又名猎鹬犬,犬种可分为英国可卡犬,美国可卡犬,其祖先为西班牙猎犬。最初可卡犬由西班牙传入英国,…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