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茶(学名:Gordonia axillaris (Roxb. ex Ker Gawl.) D. Dietr.)是山茶科,大头茶属乔木,高可达9米,叶厚革质,叶片倒披针形,先端圆形或钝,基部狭窄而下延,叶柄粗大,无毛。花生于枝顶叶腋,白色,花柄极短;苞片早落;萼片卵圆形,花瓣外面有毛,雄蕊基部连生,无毛;花柱有绢毛。10月至1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大头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壤土。
大头茶可做庭园树、行道树、公园树、造林等用。木材淡红色,质地密致坚韧,可做建材及薪炭。大头茶花大而洁白,花期正值冬季少花季节,可用于园林中丛植观赏。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大头茶 乔木,高9米,嫩枝粗大,无毛或有微毛。叶厚革质,倒披针形,长6-14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狭窄而下延,侧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无毛,全缘,或近先端有少数齿刻,叶柄长1-1.5厘米,粗大,无毛。
花生于枝顶叶腋,直径7-10厘米,白色,花柄极短;苞片4-5片,早落;萼片卵圆形,长1-1.5厘米,背面有柔毛,宿存;花瓣5片,最外1片较短,外面有毛,其余4片阔倒卵形或心形,先端凹入,长3.5-5厘米,雄蕊长1.5-2厘米,基部连生,无毛;子房5室,被毛,花柱长2厘米,有绢毛。蒴果长2.5-3.5厘米;5爿裂开,种子长1.5-2厘米。花期10月至1月。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模式标本采自中国香港。 大头茶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脊薄的山顶生长良好;在肥沃、湿润地方生长更快。
大头茶主要采用播种法和扦插法进行繁殖。
采种:选择15-40年生健壮母树,种子在10月中旬至下旬成熟,当球果呈赤褐色时即可采种。采后日晒3-5天,至果壳裂开,并不断翻动球果进行脱子,待揉去种翅后,将种子去杂、装袋,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每千克球果可出0.15千克种子,每千克种子有39720粒左右。
播种法:采用条播法播种,时问以1-2月为宜,播种量为每亩10千克,种子发芽率33.8%,发芽期较长,在20℃左右需32天。为使种子提早发芽,可用50℃温水浸种,任其冷却24小时后播种,可使发芽期缩短至30天,发芽率提高到43%。
大头茶
扦插法:扦插育苗由于大头茶种子产量有大小年之分,为了每年能够供应足够且合格的造林苗木,进行扦插育苗是有必要的。扦插苗床准备与播种苗的相似,最后需在床面再覆盖一薄层黄心土,并压实。应选择一年生健壮枝条,剪取长3-4厘米的插穗,保留一个腋芽和成熟叶一片,并要求切口平滑光整,剪好的插穗要保持湿润。扦插时间以1-2月和9-10月较好。插穗株距4厘米,行距10厘米,以相邻叶片不重叠为宜。扦插时要压紧插穗周围基质,插后淋透水,并做好遮荫工作,要求透光度为20%-30%。遇久晴天气要经常淋水,保持苗床的湿度。2个月左右插穗切口便可愈合生根,生根率达到90%-92%。生根后适时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治。一年生苗高达25厘米时可出圃,产量可达65万株/公顷。
大头茶
造林地选择:大头茶在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山地均能较快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土层厚度30-50厘米,表土贫瘠,腐殖质层仅为5厘米左右,常受8-10级强风影响的山地上也能正常生长。
整地:整地方式以穴状整地效果最好,其次是带状整地。穴状整地用于坡度在30。以上的造林地,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表土敲碎后回穴。带状整地用于坡度在30。以下的造林地,带宽60厘米,深40厘米。造林密度为2.0米×1.5米。
造林:造林方式分实生苗造林和插条造林两种方式,以实生苗造林效果最好,保存率可高达97%。
大头茶
采用实生苗造林时,在造林前应进行苗木分级,选择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造林,并在起苗时适当修根。栽植季节宜在2-3月雨季进行。栽植时要做到苗木直立、舒根,然后压实根系周围土壤。
采用插条造林时,应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份前雨天过后进行造林,插穗应选择1-3年生粗壮枝条,要求长l5-20厘米,径粗0.5-0.8厘米。插穗切口要斜滑,修去侧枝,每捆100株直立放于流动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之后可用黄泥浆置于薄膜袋中保持插穗湿润,整个过程要保持插穗湿润。造林方法:可采用穴垦造林,穴规格40厘米×40厘米×20厘米,种植时将插穗靠壁直立、踏实。幼林抚育穴状带状整地造林,3年内都需连续进行除草松土,每年1次,直到幼林长出草面1米以上。
大头茶作为高寒贫瘠山地一个先锋造林树种,其优点:
适应性强,干枝坚韧,侧根发达,抗风与再生能力强。
种苗来源容易,造林成活率高。
能成林成材,10年生的自然林分,长势旺盛,树冠均匀,高达8米多,干形圆满通直,材质细而坚韧,用途广。自然林与人工林在幼龄阶段的树高生长相接近,自然疏林能成材,那么人工造林将取得更大效果。
能加快高寒贫瘠山地的荒山绿化,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恢复生态平衡,增加木材产量,解决民用能源等,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