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青鲨

大青鲨(学名:Prionace glauca):鲨鱼的一种,体细长,2-4米。身体近似纺锤形。头宽扁,头长小于全长的四分之一;吻三角形,长而尖突。眼小,圆形。口呈半月形,上颌牙三角形,边缘具有细锯齿;下颌牙较狭而尖。上下颌各有牙28-30枚。无喷水孔。鳃孔有5个。背鳍两个,第一个背鳍不大,上角钝尖形,下角尖突形;第二个背鳍比臀鳍小。尾细长,尾鳍上下方各具有一个凹洼。胸鳍呈镰状。腹鳍小,近似方形。身体背面和上侧面为灰青色,腹面和下侧面为白色。

性情凶猛,游泳敏捷。盛产于温带暖海和热带海洋。栖息于大洋上层大型鲨鱼,偶可见于沿海水域,曾有报导出现于河口区。常见于海面,贪食鱼群、鱿鱼和其他鲨鱼。大青鲨以长距离迁徙著称,例如从新英格兰到南美洲。一般情况下其行动较为迟缓,但在必要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前进。大青鲨为卵胎生,一次可生4-100枚幼鲨。其主要食物来源是鱼和枪乌贼。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青鲨

别名:

锯峰齿鲛、蓝鲨…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软骨鱼纲

亚纲:

板鳃亚纲

目:

真鲨目

亚目:

真鲨亚目

科:

真鲨科

属:

大青鲨属

种:

大青鲨

命名者及年代:


大青鲨形态特征

大青鲨体长3.50-3.8米,大者可达7米余。体长,纺锤形。头长而平扁,头长小于全长四分之一。尾长,稍侧扁,尾长与头和躯干约相等,尾鳍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背视三角形,长而尖突,吻长小于眼后缘至第一鳃孔之距离。眼较小,圆形,瞬膜发达。鼻孔斜列,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间隔比鼻孔长大2.5倍。口弧形,口宽小于口前吻长;唇褶短小,隐于口隅处。上颌牙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外缘凹入;下颌牙较狭而尖,细锯齿或有或无;上下颌各具一细小正中牙,每颌每侧14-15牙。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狭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第一背鳍较小,起点距胸鳍里角颇远;第二背鳍甚小,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尾鳍较狭长,尾长大于头长,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具一缺刻;臀鳍约与第二背鳍同大,腹鳍比臀鳍稍小,长方形;胸鳍狭长,镰状,后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半部下方。

背面和上侧面青灰色,腹面和下侧面白色,背鳍、尾鳍和胸鳍青灰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查看全部

大青鲨栖息环境

大青鲨可能是所有鲨鱼物种中最丰富的一种,生活在全球40-50°C的温带和热带水域。这是一种迁徙物种,它们周期性地沿着大西洋沿顺时针方向漫游,似乎正在沿海湾流向欧洲,沿着欧洲和非洲海岸流下各种水流,并延大西洋北赤道线到加勒比地区。是栖息于大洋上层大型鲨鱼,偶可见于沿海水域,曾有报导出现于河口区。


大青鲨生活习性

大青鲨为暖水性的上中层鱼类,游泳敏捷,性共凶猛,生活在热带或温带大洋中,从水面至水下350米处的海水上层。一般情况下其行动较为迟缓,但在必要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前进。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动,胸鳍开展,背鳍及尾鳍上叶会露出水面,缓慢游动。性凶猛,活动力强,对人们具有主动攻击的危险性。

主要以硬骨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海洋哺乳类、海龟、海鸟、大洋性蟹类等为食。枪乌贼是大青鲨的主要猎物,但也包括乌贼、远洋章鱼、龙虾、虾、蟹等无脊椎动物,以及大量硬骨鱼,小型鲨鱼和哺乳动物腐肉等。有时也以海鸟为食。在捕获的大青鲨的胃中有鲸脂发现,也有发现大青鲨从渔船拖网中取食鳕鱼的现象。

查看全部

大青鲨分布范围

大青鲨其分布范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北可达挪威,最南可达智利,在太平洋中以20°N至20°S间。大青鲨其最适宜的水温在7-16℃,但在21℃或更高水温中仍可生存。大青鲨会有规律地由大西洋开始沿盛行洋流迁徙。见于温带和热带远洋区中。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澳大利亚、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赛伯伊岛、巴西、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智利、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库拉索、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希腊、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荷兰、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新加坡、辛特马丁(荷属部分)、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瑞典、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托克劳、汤加、突尼斯、土耳其、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阿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密西西比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北卡罗来纳州、俄勒冈州、罗德岛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

大青鲨分布图

查看全部

大青鲨繁殖方式

大青鲨为卵胎生动物,有卵黄囊胎盘,每胎可生4-100只幼体。母鲨妊娠期为9-12个月。雌性个体在5-6岁时成熟,雄性则在4-5岁。普遍认为雄性在求偶过程中会咬雌性,因而成年大青鲨个体可根据其是否有啮痕来鉴定其性别,为适应这种交配方式, 雌性大青鲨进化出了比雄性厚3倍的皮层。


大青鲨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大青鲨种群现状

从大西洋海域报道的大青鲨商业长期性捕捞率平均值为2.9-100条( 1999),而平均捕捞率高达145条,估计,1994年在太平洋地区,公海长途捕捞船蓝鲨捕获量为137,800吨,公海海域为2300吨(1994)。计算出在1989-1990年期间,在太平洋的公海有21152吨蓝鲨。年度全球蓝鲨捕捞量可能约为二千万条。

迄今进行的有限渔业评估显示,没有迹象表明,大西洋或印度洋的蓝鲨捕捞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然而,1971-1982年至1983-1993年期间,北太平洋地区明显减少20%(1996)。日本人在澳大利亚海域捕捞的大青鲨在捕鱼季节的捕捞量一致没有下降(1999)。

加拿大1995年《远洋鲨鱼渔业管理计划》在大西洋的渔业目标中为青鲨制定了250吨的预捕捞量。还实施了许可限制,限制装备、区域和季节,兼捕限制和对允许挂钩释放的娱乐渔民的限制。

1991年,澳大利亚颁布了立法,禁止日本延绳钓渔船在专属经济区内着陆,钓鱼。

自1993年以来,美国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水域的鲨鱼渔业已经根据“大西洋鲨鱼渔业管理计划”进行了管理。该计划为每年580吨的10种中上层鲨鱼设定商业配额,并对娱乐性钓鱼进行限制。商业渔民需要年度鲨鱼捕捞许可证,禁止打捞。在墨西哥,1990年在专属经济区内禁止采用远洋鲨鱼的公海延绳钓渔业。

查看全部

大青鲨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软骨鱼纲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栗头丽椋鸟体长18~19厘米,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
  • 嘲鸫,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嘲鸫科几种善模仿的鸣禽的统称,共有12属36种。喙向下弯曲,…
  • 海鞘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具有脊索…
  • 黑豚是原产于南美洲、体型较小的一种豚,别名荷兰猪、野山豚,荷兰鼠、豚鼠,因它全身黑色所以叫黑豚。…
  • 园丁鸟科有8属20种。园丁鸟身材结实,脚爪强健,喙粗厚,体型介于椋鸟和小型鸦之间。该科鸟类体羽光亮,…
  • 吸蜜鸟科Meliphagiae由吸蜜鸟和澳组成,非洲南部的食蜜鸟则被排除出了本科。吸蜜鸟科种类繁多,…
  • 朱背啄花鸟:体重6-8克,体长81-97毫米。是一种小型的黑色及红色啄花鸟。雄鸟顶冠、背及腰猩红色,…
  • 毛冠鹿是偶蹄目鹿科毛冠鹿属哺乳动物。耳外基部有长毛;上犬齿长大,稍向下弯,露出唇外;眼小;毛粗糙。…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