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毒药树

毒药树(学名:Sladenia celastrifolia Kurz)是猕猴桃科毒药树属植物,乔木,高3-14米;小枝疏生短柔毛,后变秃净。叶薄革质,互生,卵形或狭卵形,顶端短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花序聚伞式,单生于叶腋,长2.5厘米,被短柔毛,后秃净。果为蒴果,圆锥状,淡绿色,种子黄褐色,卵状披针形,扁平,,每个扁平面上有2条纵行折皱;花萼花柱宿存。

分布于缅甸、泰国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及贵州(兴义)和广西(隆林县)。生长于海拔760-2500米的山地森林、沟谷林、丛林中。

木材白色,结构细致坚韧,纹理直,心材不显。干缩小,变形不大。因其木材韧性强,耐磨,无特殊气味,为制作揉茶机的优良用材,亦为家具、建筑、室内装修、箱盒等的优良用材。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毒药树

别名:

史拉登茶、肋果茶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侧膜胎座目

亚目:

山茶亚目

科:

猕猴桃科

属:

毒药树属

种:

毒药树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乔木,高3-14米;小枝疏生短柔毛,后变秃净。叶薄革质,互生,卵形或狭卵形,长5-14厘米,宽2.5-6.8厘米,顶端短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稀楔形,稍下延,叶缘离基以上具小锯齿,侧脉8-12对,腹面暗黄绿色,无毛,背面亮绿色,中脉疏生短柔毛,后变秃净;叶柄长6-10毫米,初被短柔毛,后秃净,无托叶。

花序聚伞式,单生于叶腋,长2.5厘米,被短柔毛,后秃净;花白色,径约8毫米;萼片5,薄革质,覆瓦状排列,矩圆形,长5-6毫米,边缘稀有纤毛,顶端或稍凹缺,果时宿存;花瓣5,覆瓦状排列,与萼片同形并约与之等长,基部稍合生;雄蕊10-13枚,花丝粗,长约为花药长的一半,花药矩圆形,长2.5毫米,基着,基部有短柔毛,上部渐狭,顶端分离呈叉状,花药孔裂;子房上位,卵形,无毛,3室,每室具2个悬垂、倒生的胚珠,花柱短,柱头3浅裂。果为蒴果,圆锥状,长7-8毫米,淡绿色,具纵棱10条以上,熟时3裂,种子黄褐色,卵状披针形,扁平,瘪瘦,长约2毫米,每个扁平面上有2条纵行折皱;花萼花柱宿存。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60-2500米的山地森林、沟谷林、丛林中。 喜光,稍耐荫,喜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稍强。


分布范围

分布于缅甸、泰国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及贵州(兴义)和广西(隆林县)。 在云南从西双版纳、滇缅边境沿澜沧江、红河等河谷直至滇中高原的南缘(如新平、双柏)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毒药树的开花结实量很大。采果种子,经自然干燥后贮于竹箩,布袋失于常温下干藏至第二年春季播种,用种子常规育苗并无特殊障碍。但孤立木结实多而种子不饱满,发芽率很低,采种时应予注意。

采取春播,种子发芽率高,由于种子细小,覆土不能过深,可用少量腐叶土覆盖,早晚喷水二次,10-15天发芽出苗。

扦插育苗是毒药树育苗的主要手段。 用1-2年生枝条剪成长20厘米左右的插穗,经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2号生根粉(ABT2)液500毫克/升蘸条后带叶扦插,1个月后普遍形成愈伤组织,2个月后生根。 试验小区成苗率平均达90%,出现不少100% 生根的小区。 0.5年生扦插苗变平均为50厘米,已可出圃造林。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木材色白,纹理直,心边材无区别,结构甚细,均匀,干缩小至中,干燥容易,比重小而强度,韧性较高,不劈裂,品质系数高,是文山州、红河州、思茅地区民间传统的上等家具用材,被形象地称之为“细松” 。而在滇南茶叶产区因毒药树木材细微,耐磨且无气味,则用来制作揉茶机的揉盘和其他零部件以及茶叶色装箱,名之为 “白树”。

猕猴桃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