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软紫草

软紫草〔拉丁学名: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1959年中国植物志将新疆紫草正名为:软紫草。 软紫草是紫草科,软紫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硬毛或柔毛。根含紫色物质。茎直立或铺散,茎高可达25厘米,叶互生,基生叶披针状条形或条形,花絮为镰状聚伞花序,近球形,密生多数花;苞片条状披针形或条形,比花短;花冠紫色,筒与萼近等长,基部无环,檐部钟状,喉部无附属物,小坚果卵形,有疣状突起。

分布于西藏、新疆;亚洲西部也有。生高山多石砾山坡或草坡。根供药用。功效同紫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软紫草

别名:

新疆紫草(中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紫草科

亚科:

紫草亚科

族:

紫草族

属:

软紫草属

种:

软紫草

植物形态

软紫草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富含紫色物质。

茎1条或2条,直立,高15~40厘米,仅上部花序分枝,基部有残存叶基形成的茎鞘,被开展的白色或淡黄色长硬毛。

叶无柄,两面均疏生半贴伏的硬毛;基生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5~15毫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扩展成鞘状;茎生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较小,无鞘状基部。

镰状聚伞花序生茎上部叶腋,长2~6厘米,最初有时密集成头状,含多数花;苞片披针形;花萼裂片线形,长1.2~1.6厘米,果期可达3厘米,先端微尖,两面均密生淡黄色硬毛;花冠筒状钟形,深紫色,有时淡黄色带紫红色,外面无毛或稍有短毛,筒部直,长1~1.4厘米,檐部直径6-10毫米,裂片卵形,开展;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长柱花)或喉部(短柱花),花药长约2.5毫米;花柱长达喉部(长柱花)或仅达花筒中部(短柱花),先端浅2裂,柱头2,倒卵形。

小坚果宽卵形,黑褐色,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有粗网纹和少数疣状突起,先端微尖,背面凸,腹面略平,中线隆起,着生面略呈三角形。花果期6~8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海拔2500~4200米砾石山坡、洪积扇、草地及草甸等处。 气候土壤:紫草耐寒,忌高温,怕水浸。土壤以石灰质壤、砂质壤土、粘壤土为佳。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新疆及西藏西部。中国意外分布印度西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伊朗、俄罗斯中亚地区及西伯利亚。


栽培技术

将士地深翻耙平后,开小沟,沟距20~30厘米。沟内施以粪肥或绿肥。

育苗法: 4月上旬播种,先在苗床浇水,待水渗下后撒播种子,覆土1厘米余,经常保持潮湿,15~22天出苗。 苗高6~10厘米时,移植于大田,行距30厘米,株距10~15厘米,稍压后浇水。

直播法: 清明前后播种,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进行镇压。苗高6厘米左右时间苗,株距10~15厘米。

幼苗期防止高温及阳光直射,注意浇水,除草,松土。雨季应及时排水。苗高20~25厘米时,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斤,施后覆士、浇水。

查看全部

医药价值

根富含紫草素,可代紫草入药,功效同紫草。

药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的根。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晒干或微火烘干。

贮藏:置干燥处。

炮制:软紫草: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紫草。

性状: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厘米 ,直径1~2.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性味:苦,寒。

⑴《本经》:苦,寒。

⑵《别录》:无毒。

⑶《药性论》:甘,平。

⑷《纲目》:甘咸,寒。

归经:入心包络、肝经。

⑴《纲目》:入心包络、肝经血分。

⑵《雷公炮炙论》:入心、小肠二经。

⑶《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⑴《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⑵《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⑶《药性论》:治恶疮、瘑癣。

⑷《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⑸《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⑹《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⑺《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⑻《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药用宜忌: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该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此外,试用本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性状鉴别

软紫草根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软,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色或黄白色。气特异,咋做苦、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克加乙醇5ml,浸渍1h,滤过。残渣用乙醇2ml洗涤,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的乙醇溶液作对照溶液。分别吸取 上述溶液,点样子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 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羟基茶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 H16 O5)计算,不得少于0.80%。

查看全部

该种研究

软紫草

软紫草〔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是传统的中药材,属于我国二级保护植物。该种具有典型的二型花柱现象。冯建菊将野外与室内观测相结合,对新疆紫草的形态特征、居群结构、繁育系统、传粉生态学、结实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⑴软紫草为具花柱异长现象的多年生草本,其种群由长花柱(Pin)和短花柱(Thrum)两种花型的植株组成,两种植株在居群中发生的频率接近1:1;物候期明显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低海拔居群较高海拔居群的萌动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均早,花期持续时间长,而果熟期和枯黄期较高海拔处晚。

⑵具有花柱异长植物的典型特征:长花柱花和短花柱花的柱头与雄蕊存在垂直高度上的交互对应关系,在空间位置上没有重叠;短花柱的花药大于长花柱的,但柱头明显短于长花柱的,彼此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种花型的花粉均为哑铃形、极面观圆形、中部缢缩,长花柱花的单花花粉量大于短花柱花的,但花粉明显小于短花柱的。

⑶两种花型开花物候一致。群体的花期可持续30d左右;多数花在早晨8:00~12:00开放,开花时花药随之开裂,花冠颜色由深紫色逐渐变为粉红色,单花期约6~7天,在整个单花期柱头均具可授性。

⑷长花柱花和短花柱花的单花花粉量分别为624000±195640和270300±93570,彼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较大的花粉量为异花传粉提供了保证;长花柱与短花柱花的P/O值分别为156000±48909和67583±23392,应属于专性异交繁育系统;杂交指数OCI(≥4)及授粉实验也表明该种具有强烈的自交不亲和性,属于专性异交的交配方式。相同花型间异交可育,但其结实率明显低于型间异交的,说明不同花型间花粉与柱头的组合比相同花型间花粉与柱头的组合具有更强的亲和性和竞争力。

⑸为虫媒传粉植物,且有多种昆虫为其传粉。主要传粉昆虫为盗条蜂(Anthophora(Melea)plagiata Illiger)、黑尾熊蜂(Bombus(Subterraneobombus)melanurus Lepeletier)、苏氏熊蜂(Bombus(Megabombus)sushkini(Skorikov))和砾足熊蜂(Bombus(Sibiricobombus)defector Skorikov)等,主要传粉昆虫在晴天的12:00~14:00为访花高峰期,达2.9次/h。

⑹不同居群、同一居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生境不同年份间在结实特性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植株的平均结实率、结1、2和3粒种子的花的频率分布、单株种子产量、结籽率及种子千粒重方面;在同一居群中长花柱植株的分枝数、每植株花数、结实率、单株种子产量和结籽率均高于短花柱植株。这些特点与其两种花型植株的大小、花和果实分化的时间和位置、花粉源、传粉系统、花粉流及生境条件有关。

查看全部

软紫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