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花象牙参是一种姜科、姜科多年生草本,株高15-30 (60) 厘米;茎基具2-3枚薄膜质的鞘。叶2-4片,披针形或线形;叶舌长仅1毫米。花后叶而出或与叶同出;穗状花序通常有花2-5 (8) 朵,苞片长3.5-5厘米;花黄色或蓝紫色、深紫色、白色;花萼管长3-4厘米,花冠管纤细,裂片披针形。侧生退化雄蕊近倒卵形,唇瓣倒卵形,长2.5-3厘米,2深裂几达基部。蒴果长圆形,长达1.8厘米。花期6至8月。产于云南和四川。生于海拔2100-35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或松林下。
基本信息
株高15- 30 (60) 厘米;根粗,棒状;茎基具2-3枚薄膜质的鞘。叶2-4片,披针形或线形,长5-15(40)厘米,宽1.5-3厘米,稍折叠,无柄;叶舌长仅1毫米。花后叶而出或与叶同出;穗状花序通常有花2-5 (8) 朵,基部包于卷成管状的苞片内,总花梗显著,长3-9厘米或更长,高举花序于叶丛之上,苞片长3.5-5厘米;花黄色或蓝紫色、深紫色、白色;花萼管长3-4厘米,一侧开裂至中部,顶端2裂;花冠管纤细,较萼管稍长,裂片披针形,长2.5-3厘米,后方的1枚兜状而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近倒卵形,长1.5-2厘米;唇瓣倒卵形,长2.5-3厘米,2深裂几达基部,稍重叠,外缘皱波状;花药线形,连距长1-1.5厘米。蒴果长圆形,长达1.8厘米。花期:6-8月。
(注:早花象牙参图册资料来源 )
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或松林下,海拔2100-3500米。
产于云南、四川。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
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温度和水分是关键。但象牙参类植物原产地大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因此冷凉环境也是栽培的关键(国外选育的栽培品种和杂交品种经多年驯化,已基本能适应低海拔环境)。
在气温较高的生长季,保证通风凉爽的小环境,绝对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和见花。盆土应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使用市售的兰花土、君子兰土也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生长季追施全效复合肥水溶液(宜稀,绝不能过浓)或在远离根茎处放置数粒缓释性全效复合肥。秋冬季落叶后,可以连盆沙藏或将块根取出沙藏,早春化冻后小心地将储藏的块根取出栽植。连盆的要保证沙或盆土为湿润到半湿润状态,一旦盆土干燥就相当于宣告象牙参已结束生命了。最好
能够保证块根的顶芽与土面相距约8一10厘米,这样能保证其安全越冬,且不会影响开春新芽的萌发和开花。
象牙参极少结实,因此分株是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它们生长旺盛,栽植数年后地下根茎生长过剩,不仅阻碍新生植株和根系的发展,死亡根系也为细菌和真菌提供了繁殖生长的安乐窝,所以2-3年应翻盆或分株1次,结合春季种植进行。
病虫害极少,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哪种病虫害是专门侵染姜科植物的,这也成为姜科植物越来越流行的原因之一。偶尔发生的病虫害,只要及时清除病害枝叶,加强日常管理,尤其注意不要土壤积水,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您的象牙参就会每年如期绽放,最后,还是要告诫各位喜欢象牙参的爱花人,尽管滇川藏一带象牙参分布甚广,不过还是让野生花卉在属于它们的大自然中尽情绽放才好。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已经开始了姜科观赏植物的引种和保护研究,以它们为龙头的姜科观赏植物产业即将腾飞,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优秀栽培品种,以及经过专家驯化之后的园艺品种来栽培,既不影响自然资源,又能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