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水龙骨( 学名: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是水龙骨科、水龙骨属附生植物。根状茎横走,直径约5-7毫米,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暗棕色,基部阔,盾状着生,上部渐尖,边缘有细齿。叶远生;叶柄长约30-40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40-50厘米,宽约20-25厘米。叶脉极明显,网状,在叶轴两侧各具1行狭长网眼。叶厚纸质,干后黄绿色,两面无毛,背面叶轴及裂片中脉具有较多的披针形、褐色鳞片。孢子囊群圆形,在裂片中脉两侧各1行,着生于内藏小脉顶端,位于中脉与边缘之间,无盖。
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台湾劝山西。附生于石上或大树干基部,海拔1000-2500米。
友水龙骨叶片油绿,叶脉精细,橘黄色的孢子囊群,有较好的观赏性,可作室内观叶植物。药用可治关节疼痛和跌打损伤。
附生植物。根状茎横走,直径约5-7毫米,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暗棕色,基部阔,盾状着生,上部渐尖,边缘有细齿。叶远生;叶柄长约30-40厘米,禾秆色,直径约3-4毫米,光滑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40-50厘米,宽约20-25厘米,羽状深裂,基部略收缩,顶端羽裂渐尖;裂片约20-25对,披针形,长约10-13厘米,宽约1.5-2厘米,顶端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1-2对裂片向后反折。叶脉极明显,网状,在叶轴两侧各具1行狭长网眼,在裂片中脉两侧各具1-2行网眼,内行网眼具内藏小脉,分离的小脉顶端具水囊,几达裂片边缘。叶厚纸质,干后黄绿色,两面无毛,背面叶轴及裂片中脉具有较多的披针形、褐色鳞片。孢子囊群圆形,在裂片中脉两侧各1行,着生于内藏小脉顶端,位于中脉与边缘之间,无盖。
红杆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 var. duclouxi (Christ) Ching):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该变种叶柄及叶轴背面常呈紫红色,裂片狭披针形,基部1对裂片不向后反折,叶脉纤细而不甚明显。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四川。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 var. pilosa (C. B. Clarke) Ching):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该变种叶两面被毛或至少在叶轴及裂片中脉疏被短柔毛。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四川、贵州、湖北、浙江)、印度北部、尼泊尔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
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台湾劝山西。附生于石上或大树干基部,海拔1000-2500米。 喜温暖,光照要充足,土壤宜疏松透水的环境。
分株繁殖。将带茎尖部分保留1片叶切下,移入小盆中栽植即可。注意不能伤其幼嫩新根。
友水龙骨生长期供应充分的水肥可使叶色浓绿,叶脉清晰,叶片油亮,增强观赏效果。空气湿度要求70%~90%,多喷雾少浇水,可将其根状茎露于土面,保持其鳞片湿润,根状茎在土面以下,如浇水过多会腐烂,上面可铺些苔藓以保湿。
观赏:友水龙骨叶片油绿,叶脉精细,橘黄色的孢子囊群,有较好的观赏性,可作室内观叶植物。
药用:根状茎入药。味苦,性凉。舒筋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植物学家还在友水龙骨的叶片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夜蛾幼虫,能根据孢子囊群的形态和叶片颜色的变化,动态改变自身的斑点。当友水龙骨叶背呈绿色,圆形孢子囊群呈红褐色时草绿色的幼虫背面呈现着红褐色的圆点;当幼虫取食叶片后,叶片变为深褐色,这时绿色幼虫体表的斑点连成一片,颇似枯萎的叶片,十分有趣。
如同有花植物的传粉一样,昆虫取食蕨类,打破了孢子囊群盖的束缚,有助于孢子散播。而且,昆虫模拟孢子囊群以逃避天敌,形似昆虫的孢子囊群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捕食者前来,并顺便带走部分孢子。总之,这些昆虫的活动、对孢子囊群的破坏、吸引捕食者的来访和捕食都将直接或间接协助孢子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