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蜂斗菜

蜂斗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Sieb. et Zucc.)F.Schmidt的根茎及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属:

蜂斗菜属

种:

蜂斗菜

分布区域:

华东及陕西、湖…

采集时间:

夏、秋季采挖

别名

蛇头草、水钟流头,黑南瓜、野饭瓜、南瓜三七、野南瓜、野金瓜头,蜂斗叶,网丝皮。


入药部位

根茎及全草。


性味

苦、辛,凉。


归经

归心、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扁桃体炎:蜂斗菜15g。水煎,频频含漱。(《江西草药》)

2、治痈疽疔毒:蜂斗菜(鲜)适量。加少许白糖,捣烂外敷。(《青岛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水煎含漱。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蜂斗菜,多年生草本。花茎高10-20cm,中空,雌株花茎果期高达60cm,被白色茸毛或蛛丝状绵毛。根茎短粗,周围抽生横走的分枝,多少被白色茸毛或绵毛。叶基生,有长叶柄,长达23cm,初时表面有毛,叶片心形或肾形,于花后出现,长2.8-8.6cm,宽12-15cm,下面灰绿色,有蛛丝状毛,边缘有重锯齿。花雌雄异株;花茎从根部抽出,茎上互生鳞片状大苞片,有平形脉;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雌花花冠细丝状,白色;总苞片2层,近等长,长椭圆形,先端钝;雄花花冠筒状或两性,5齿裂,裂齿披针形,急尖,黄白色,不育。瘦果线形,光滑无毛,冠毛白色。花、果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湿草丛中。分布华东及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

蜂斗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抗菌活性。从蜂斗菜中分离的蜂斗菜烯碱有强肝毒和致癌作用。


相关论述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止痛,解毒祛瘀。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2、《江西草药》:“治扁桃体炎,痈肿疔毒。”


附注

同属植物毛裂蜂斗菜Petasites tricholobusFranch.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其根茎及全草与蜂斗菜功用相同。

[1-3]

蜂斗菜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扁桃斑鸠菊是菊科、斑鸠菊属旱生型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叶互生,叶片长卵形,先端尖,叶面亮灰绿色…
  • 蜂斗菜 Maxim.)是菊科蜂斗菜属植物。
  • 额河千里光 B.Nord.)是菊科疆千里光属植物,广布于中国东北部、北部、西部、中部至东部;朝鲜,…
  • 猪毛蒿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枝幼被灰白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基生叶与营养枝叶两面被灰白色绢质柔毛,近圆形或长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稀卵圆形;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猪毛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台湾、湖北、广西、云南等地,日本、朝鲜、蒙古、苏联、欧洲等国家亦有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草原、黄土高原或荒漠边缘,耐干旱和瘠薄。猪毛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猪毛蒿基生叶、幼苗及幼叶等均可入药。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温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采嫩茎叶或嫩苗洗净,经焯水,换清水漂洗后可炒食或凉拌。还可用于提取芳香油和饲用。
  • 薇甘菊,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平滑至具多柔毛;茎圆柱…
  • 丝毛飞廉为菊科飞廉属的植物。别名:飞廉、飞轻、飞廉蒿、飞雉、老牛错、天荠、飞帘、枫头棵、刺打草、鲜…
  • 滨菊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绒毛或卷毛至无毛。基生叶花期生存,长椭…
  • 泥鳅掌 DC.) 是菊科仙人笔属的多肉植物,花橙红或鲜红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