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毒瓜

毒瓜(学名:Diplocyclos palmatus (L.)C. Jeffery)是葫芦科毒瓜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块状;卷须分2叉。叶片粗糙,长宽均为8~12cm,掌状5深裂,裂片边缘有疏齿。雌雄花常各数朵簇生于同一叶腋。浆果球形,直径14~18mm,成熟时红色而有白色花纹;种子卵圆形褐色,中间有一环带。花期3~8月,果期8~10月。果实和根有剧毒。毒性成分是苦味素及皂甙。

毒瓜 攀援草本;根块状;茎纤细,疏散,有明显的棱沟,光滑无毛。卷须纤细,2歧,无毛。叶柄粗糙,有棱沟,长4-6厘米,被疏散的柔毛;叶片膜质,轮廓宽卵圆形,长、宽均为8-12厘米,掌状5深裂,中间的裂片较长,长圆状披针形,长8-1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圆,边缘有疏齿或呈波状,侧面的裂片较短,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齿,基部的2裂片有时具不规则2-3浅裂,叶片基部的弯缺圆形或方形,深0.5-1.5厘米,宽2-2.5厘米,两面粗糙,上面深绿色,背面苍绿色,除脉上明显被柔毛外,近无毛。雌雄同株,雌、雄花常各数朵簇生在同一叶脉。雄花:花梗细,长0.5-1.5厘米,无毛,花萼筒短,长约2毫米,宽5-6毫米,裂片开展,钻形,长约0.5-1毫米;花冠绿黄色,径约7毫米,裂片卵形,长2毫米,宽约0.5-1毫米,先端稍钝,具明显3条脉,两面具小疣点;雄蕊3,1枚1室,2枚2室,花丝离生,极短,长1-1.5毫米,花药卵形,长2毫米,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相同;子房卵球形,平滑,近无毛,花柱细,上部3裂,柱头膨大,2裂。果实近无柄,球形,不开裂,直径14-18毫米,果皮平滑,黄绿色至红色,并间以白色纵条纹。种子少数,卵形,褐色,两面凸起,凸起部份厚达1-2毫米,环以隆起的环带,长5毫米,宽3毫米,厚3.5-4毫米。花期3-8月,果期7-12月。 [1-2]

生于丘陵山地的灌丛中。 [2-3]

分布于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区;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毒瓜的果和根。

功效

解毒消肿。

主治

治无名肿毒。

性味归经

辛、苦,平。有毒。入心经。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适量。

毒性

小孩吃成熟果实约15个后,引起头痛,呕吐、腹泻、痉挛,15小时内死亡。猪食少量果实,引起呼吸困难、抽搐,最后死亡。

考 证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化学成分

本品种子含油23%、蛋白质15%、油含石榴酸(Punicic acid)。

葫芦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碧雷鼓,隶属于葫芦科碧雷鼓属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
  • 睡布袋是葫芦科睡布袋属植物。肉质块根,茎块部分外露在地表面,直径能达1米,…
  • 盒子草是葫芦科、盒子草属柔弱草本植物;枝纤细,叶柄细,被短柔毛;叶形变异大,…
  • 节瓜 Cogn. var. chiehqua How)是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的变种,一年生蔓生或架生…
  • 绞股蓝 Makino)是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缘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叶鸟足状,…
  • 钮子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Arn.[Bryon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Mothria maysorensis Cha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镇痉,解毒,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 蛇瓜是葫芦科栝楼属的一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别名蛇豆。茎被柔毛及疏长柔毛状硬毛;叶圆形或肾状圆形,…
  • 瓠瓜,为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