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耳菜

白耳菜(学名:Parnassia foliosa)为虎耳草科梅花草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直立,较粗壮。根状茎块状或稍伸长,具多数细长丝状和须状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耳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虎耳草亚目

科:

虎耳草科

亚科:

梅花草亚科

属:

梅花草属

组:

三枝组

系:

多叶系

命名时间: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直立,较粗壮。

根状茎块状或稍伸长,具多数细长丝状和须状根。

基生叶3-6,丛生,具长柄;叶片肾形,长1.5-4 (-5) 厘米,宽2.4-6 (-7) 厘米,先端圆,常有钝头,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或带紫绿色,有不明显稍下陷7-9条脉,下面淡绿色,叶脉明显突起呈弧形;叶柄长5-8厘米,两侧有窄翼,边有褐色流苏状毛;托叶膜质。茎1-4条,通常具4-8茎生叶,茎生叶有时从基部向顶端大小几相等,有时则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变小,通常比基生叶小,肾形,稀卵状心形,先端带急尖头,基部心形,边薄而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脉弧形突起。

花单生于茎顶,直径2-3厘米;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圆钝,全缘,常有一圈窄而膜质之边,有并行脉,老时常有小褐点,花后反折;花瓣白色,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约8毫米(不包括流苏状毛),先端形状不一,基部楔形渐窄成长约1毫米之爪,边缘除爪和楔形基部外被长流苏状毛,缘毛丝状,先端钝,有明显紫色脉纹和紫色小斑点;雄蕊5,花丝扁平,长约6.5毫米,向基部逐渐加宽,花药长椭圆形,长约2.5毫米,侧生;退化雄蕊5,全长4-5毫米,下部1/3扁,为主干,上部2/3呈3条分枝,通常中间主枝较长,每枝顶端具球形腺体;子房卵圆形,有紫色小点,顶端骤然收缩成短花柱,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3裂,裂片短,花后反折。

蒴果顶端扁球形,成熟时开裂成3瓣,沿腹缝线着生多数种子;种子褐色,有光泽。

花期8-9月,果期9月开始。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水沟边或路边潮湿处,海拔1100-2000米。


分布范围

产江西(庐山、武功山)、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和福建(建宁)。

日本和印度北部也有。

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北部。

梅花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