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学名:Merops philippinus)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有热带鸟类羽毛艳丽的特征: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是绿色的,尾翼是蓝色的,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有人将它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鸟之一。

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虫、苍蝇等为主要食物,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中国只有云南的局部地区、海南岛、香港和广东、福建的部分沿海地区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栗喉蜂虎

别名:

红喉蜂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佛法僧目

科:

蜂虎科

属:

蜂虎属

种:

栗喉蜂虎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栗喉蜂虎的尾和腰蓝色;喉栗色。 眼先、后及覆耳羽黑色;其下以及一狭形眉纹淡蓝绿色;自额至背及翅表辉绿色;头顶至背草绿色沾黄,宽阔的黑色贯眼纹由额经眼先和眼到耳覆羽,黑色贯眼纹上下又各有一窄的线蓝色狭纹,腰和尾上覆羽鲜蓝色,尾蓝绿色,中央尾羽甚延长且较狭细,其超出侧尾羽的长度远超过跗蹠的2倍长度;尖端突出约38-45毫米左右,突出韵尖端部分为黑色。肩和两翅表面草绿色,翅上覆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铜绿色。内侧飞羽蓝色,尖端黑色,外侧飞羽亦具黑端。颏和上喉黄色,下喉和上胸栗色;下胸、腹草绿色,下腹至尾下覆羽蓝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黄色。腰及尾上覆羽、尾羽表面亮绿蓝色;中央尾羽末段近黑色,侧尾羽内翈缘以淡红栗色;初、次级飞羽具淡黑色羽端,最外侧几枚的外翈及最内侧几枚的暴露部分呈淡绿色;翅底面呈橙棕色。颏鲜黄色;喉鲜栗色;自胸以下浅黄绿至浅绿色;尾下覆羽银蓝色。

幼鸟上体羽色缺乏光泽;下体喉部栗色较淡,其下呈较多的淡蓝色,少绿色。中央尾羽未延长且缺乏狭形的羽端。

虹膜玫瑰红色;嘴黑色;脚暗褐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8-42克,♀35-44克;体长♂254-300毫米,♀260-308毫米;嘴峰♂37-42毫米,♀36-43毫米;翅♂130-135毫米,♀114-134毫米;尾♂129-148毫米,♀110-151毫米;跗蹠♂10-13毫米,♀11-13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


生活习性

栗喉蜂虎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海南岛为留鸟,在其它地区为夏候鸟。4-5月迁来,9-10月离开。

多呈数只至数十只的群体活动,繁殖期间亦见有单独或成对活动的。动作灵敏,常在飞行时凌空捕捉猎物。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以昆虫为食,喜欢开阔原野,在土崖挖穴为巢,常常成大群一起筑巢,形成壮观的群巢。较其它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白天从雄性到晚多在农田等开阔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飞行时发出哀怨的颤声。

以纹白蝶为主食,另外蜻蜓、蝉、蛾类、食虫虻、甲虫等是食物资源。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中国有分布(台湾金门、厦门骑马山等地)。

繁殖于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及新几内亚。冬季迁移至巽他群岛。指名亚种夏季繁殖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及广东;在海南岛为留鸟。

栗喉蜂虎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栗喉蜂虎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河流、溪边较陡峭的土质岩壁上。自己掘洞为巢,巢洞呈隧道形,直径约6-7厘米,洞深多在1-2米,洞末端扩大为巢,大小直径为15-20厘米,高约8-10厘米,每窝产卵5-7枚 ,卵白色,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23-27×18-23毫米。

中国福建省只有漳浦、厦门以及金门的海岸带有几个点状分布的繁殖地点,其中以金门的繁殖种群数量最多,数量有几千只。栗喉蜂虎在厦门属夏候鸟,据说厦门也是最北部的繁殖点。每年4月底5月初迁徙来厦寻找适合的土沙墙为巢址,集体在土墙上挖出深达一米左右的洞穴作为巢。它们的挖掘工具是它们的嘴和利爪。7月底左右,幼鸟开始离巢,学习飞行、捕食技能,待到9月,逐步向南迁徙越冬。

查看全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相关报道

台湾邮政于2003年5月8日发行特447《保育鸟类邮票—栗喉蜂虎》一套4枚,同时推出小全张1枚。小全张背景上为金门民居宅所。

《保育鸟类邮票—栗喉蜂虎》

在中国台湾金门的天空和林野,从夏天直到秋天,常常可以听见一阵阵如口哨般清亮的叫声穿过微风清晰传来,那就是金门最具特色的候鸟、被誉为金门“夏日精灵”,以羽色艳丽着称、体态优雅的栗喉蜂虎的鸣唱。栗喉蜂虎在金门营巢,夏墅、青年农庄、田埔水库、昔果山、后沙等地,都是绝佳的赏鸟地点,7、8月间达2000只以上。由于栗喉蜂虎为台湾本岛看不到的鸟种,来自台南、台北等地的鸟友乐此期间赶到金门赏鸟,目睹栗喉蜂虎展翅翱翔、营巢求偶等实况。栗喉蜂虎约4、5月飞至金门,9、10月才离开金门往南过冬。每年都是如此,从不间歇。

查看全部

蜂虎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雪鹀是雀形目燕雀科雪鹀属鸟类,又称雪雀、路边雀。雄性冬羽的耳羽、中央冠纹栗黄色;背肩部黑色,…
  • 吸蜜鹦鹉隶属鹦形目,鹦鹉科。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
  • 凤头鸊鷉:体长为50厘米以上,体重为0.5-1千克。前额和头顶部黑褐色,枕部两侧的羽毛往后延伸,…
  • 黑顶麻雀:为雀科麻雀属的鸟类。体重24-35克,体长144-167毫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麻雀。…
  • 橙胸咬鹃:全长约28厘米。雄鸟头、颈橄榄绿色,上体及中央尾羽栗色;中央尾羽具黑色端,…
  • 卷冠蓝鸦是脊索动物门、鸟纲的一种生物。分布于南美洲,…
  • 琵鹭,为6种长腿涉禽的统称。主要以虾、蟹、…
  • 白尾鹲:体重220-410克;体长370-400毫米,加上延长的尾羽为680-990毫米,…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