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天南星科磨芋属的植物,多生在灌丛、江边草坡及荒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1-2]
“疣柄”二字取自它有“疣”突的花序柄和叶柄,“魔芋”则是跟随家族的传统称呼。它还有个不讨人喜欢的名字“尸花”,源于它开花时腐尸般的臭味,此味道让它无法成为受宠的家庭观赏植物。其实被封称“尸花”也够冤枉它的,因为它只不过会在花开后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才会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而已。
基本信息
其叶柄高大粗壮,高可达2m左右,有大量形状不一的疣凸,表面绿色带不规则白色斑块。花期4至5月,花大而奇特,突露地面,呈倒立的古钟状,外被佛焰苞,较为宽大,高约30cm,口部直径约40cm,外面上部紫色,下部绿色,饰以白色斑纹,内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深深地躲藏在这苞片里,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只有顶部圆锥状青紫色的附属器。
疣柄魔芋
喜欢潮湿的空气,肥沃而湿润的土壤。在冬季缺水的时候,进入休眠期,块茎大量脱水,皱巴巴,死气沉沉。雨季来临,块茎或长出幼苗,或直接抽出花序开花。
疣柄魔芋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越南、泰国等。常栖身热带和亚热带林下。
它的块茎可加工制作的多种食品,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如:煮凉糖水、制作豆腐、酿酒等。
其降血脂、血清胆固醇及消肿攻毒等医疗保健作用。
2009年4月,武汉植物园首次引进疣柄魔芋,并在同年6月成功培植其开花。
世界著名臭花——疣柄魔芋在武汉植物园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