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绿臭蛙

绿臭蛙,无尾目蛙科臭蛙属。雄蛙体长78~88mm,雌蛙体长93~131mm。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瞳孔横椭圆形,眼间距与上眼睑等宽;鼓膜小,约为眼径之半;犁骨齿两斜列。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绿臭蛙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两栖纲

目:

无尾目

科:

蛙科

属:

臭蛙属

种:

绿臭蛙

形态特征

背面皮肤光滑,无背侧褶,体侧皮肤有小痣粒。指、趾具吸盘,纵径大于横径,腹侧沟均显著,第三指吸盘宽度不大于其下方指节的两倍;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胫长超过体长之半,无跗褶,趾间全蹼。体背面绿色,两眼问有一个白色小点,体后端棕色散有褐黑色斑点,四肢背面绿色或棕色有褐黑色横纹,股后褐黑色大花斑或碎斑甚显。繁殖期雄性胸部有“△”形白色刺团,第一指婚垫发达,无声囊,背侧有雄性线。卵径3.5 mm左右,乳白色。第26~40期蝌蚪全长36mm,头体长13mm左右,尾长为头体长的l 86%左右;头体细长而扁平,体尾橄榄棕或深棕色,散有黑褐色点斑;尾肌发达,尾鳍低或平直,尾末端钝圆;上唇无乳突,口角及下唇乳突一排,交错排列,口角部位副突少。


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于海拔390~2 500m的山区流溪内。溪内石头甚多,水质清澈,流速湍急。溪两岸多为巨石和陡峭岩壁;乔木、灌丛和杂草繁茂。成蛙常栖于山涧湍急溪段,多蹲在长有苔藓、蕨类等植物的巨石或崖壁上,头迎向水面,稍有惊扰即跳人急流或深潭中。繁殖期在12月左右,雌蛙产卵于石下,约705粒左右。蝌蚪底栖,常在石下或回水凼底的腐叶下。


种群状态

该蛙分布区宽,其种群数量较多。受胁等级:无危LC。


地区分布

甘肃(文县)、山西(垣曲)、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丹江口、通山),湖南(桑植),广西(蒙山、兴安、资源)、广东(新丰、连州);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蛙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金线蛙是指金线侧褶蛙种组,包括金线侧褶蛙、福建侧褶蛙、湖北侧褶蛙三个物种。…
  • 花臭,中国特有物种,蛙科臭蛙属。鼓膜大,约为第三指吸盘的2倍;上眼睑、体后背部及后肢背面均无小白刺,…
  • 林蛙是无尾目蛙科蛙属两栖动物,俗称有哈士蟆、哈什蚂、雪蛤等。头部扁平,四肢较细长;鼓膜圆,…
  • 牛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绿臭蛙,无尾目蛙科臭蛙属。雄蛙体长78~88mm,雌蛙体长93~131mm。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
  • 华南湍蛙为蛙科湍蛙属的两栖动物,原以为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但是已经在越南北部多个国家公园发现。在中国…
  • 沼水蛙是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
  • 黑斑侧褶蛙是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两栖动物,又名为刺雄齿突蟾、黑青蛙。 头长大于头宽;吻部略尖,吻端钝圆,…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