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花蒲公英

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pseudo- albidum Kitag. ),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10厘米。叶无毛,条形,少狭倒卵形。舌状花白色,花果期6—8月 。分布于产甘肃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花蒲公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舌状花亚科

族:

菊苣族

亚族:

莴苣亚族

属:

蒲公英属

组:

白花蒲公英组

种:

白花蒲公英

分布区域:

中国甘肃、青海…

学名

Taraxacum pseudo- albidum Kitag.


形态特征

白花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10厘米 。叶无毛,条形,少狭倒卵形。花稍超出叶或短于叶,头状花序下密被蛛丝状绵毛;舌状花,白色,具紫色条纹 。花果期6—8月 。根颈部被大量黑褐色残存叶基叶线状披针形,近全缘至具浅裂,少有为半裂,具很小的小齿,长(2-) 3-5 (-8)厘米,宽2-5毫米,两面无毛。花葶1至数个,长2-6厘米,无毛或在顶端疏被蛛丝状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30毫米;总苞长9-13毫米,总苞片干后变淡墨绿色或墨绿色,先端具小角或增厚;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稍宽于至约等宽于内层总苞片,具宽的膜质边缘;舌状花通常白色,稀淡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有暗色条纹,柱头干时黑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枯麦秆黄色至淡褐色或灰褐色,长4毫米,上部1/4具小刺,顶端逐渐收缩为长0.5-1.2毫米的喙基,喙较粗壮,长3-6毫米。冠毛长4-5毫米,带淡红色或稀为污白色。


栽培

播种、分株繁 殖。


用途

布置花境或点缀草地 。

多用作缀花草坪,花期早,花色鲜亮,单独种植或与紫花花地丁等早春开花植物搭配使用效果均佳。也可做花境和花带应用。根和全草可入药 。


分布范围

产甘肃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


生长环境

生于林绿、向阳地。耐寒,喜阳,亦耐干旱 。


命名来源

始载于《中药志》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青海野生药用植物》。

蒲公英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朝鲜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等…
  • 黄花苦丁是蒲公英的别名,为草本植物,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 白花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10厘米。叶无毛,条形,少狭倒卵形。舌状花白色,…
  •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等。根圆柱状,…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