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北美旱獭

北美旱獭(学名:Marmota monax):共有9个亚种。体长415-675毫米,尾长100-160毫米,体重2-6千克。体粗壮,耳短且圆,毛发较多,延伸至耳部,可以覆盖外耳道,在挖洞时防止灰尘进入耳道。腿较短但健壮,前足有四趾和拇指的痕迹,后足有五趾,足掌裸露。脚黑色。尾粗壮,短而浓密的尾巴通常是黑色到深褐色,是总长度的20-25%。

主要地栖,但善于游泳、攀缘和挖洞,主要以低矮的绿色植物为食,会较笨拙地攀爬树及灌木丛,只要发现适于晒太阳的地方,就会一直待在那里几个小时。善于挖洞,洞穴有几个入口和供作逃跑的隧道。在美国中部各州,北美旱獭选择岩石突出处下的裂缝挖洞穴居。在其他地方,北美旱獭会在山侧或其他平坦处挖洞。这些洞穴常延伸6.6-10米。夏天大量进食,储存脂肪以备度过冬眠期。在进食时常竖直身体,主要以低矮的绿色植物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北美旱獭

别名:

北美土拨鼠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啮齿目

亚目:

松鼠亚目

科:

松鼠科

属:

旱獭属

种:

北美旱獭

亚种:

亚种

北美旱獭形态特征

北美旱獭体长415-675毫米,尾长100-160毫米,体重2-6千克。体粗壮,使得腹部几乎触到地面,经常用后腿站立,使它们看起来很高。头短且吻突出。耳短而圆,毛发较多,延伸至耳部,可以覆盖外耳道,在挖洞时防止灰尘进入耳道。腿较短但健壮,前足有四趾和拇指的痕迹,后足有五趾,足掌裸露。脚黑色。尾粗壮,短而浓密的尾巴通常是黑色到深褐色,是总长度的20-25%。

皮毛的颜色有很大的不同,体色多样,从灰色、肉桂色、浅红褐、深棕色或褐色不等,身体生有软茸毛,也杂有粗长毛。保护厚毛覆盖着白色的底毛,总体呈现出灰色的外表。

北美旱獭在大多数亚种中,爪子颜色从典型的黑色到深棕色不等。然而,有一个亚种的爪子是粉色的。虽然雄性和雌性的皮毛是相同的颜色,但雄性比雌性大。牙齿白色,这是啮齿类动物的特征,牙齿的齿式为1 / 1、0 / 0、2 / 1、3 / 3,总共有22颗牙齿。

查看全部

北美旱獭栖息环境

通常栖息在低海拔森林、开阔林地的丘陵、岩石地区,小树林、田野、牧场和灌木中。也出现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例如,砍伐森林区、修建公路场所和农垦区。特别是田野、道路和溪流两旁。喜欢开阔的地方,比如草地、牧场、田地和果园。北美旱獭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建造洞穴,大多数分夏季(位于食物来源附近)和冬季(位于保护层附近)巢穴。冬眠的地方更喜欢灌木篱墙、树林、陡峭的斜坡、草堆、排水良好的地方和南部的暴露的岩石区。


北美旱獭生活习性

北美旱獭是白天活动的动物,独居。占主导地位的雄性领地范围约10000平方米,通常与其他雌性至少2只的领地重叠。从属雄性习游牧生活。雌性的活动范围约2500平方米,在春天会扩大,至产后大于10000平方米。

北美旱獭是穴居哺乳动物,分夏季和冬季的洞穴。这些洞穴一般有几个入口,有许多洞室和隧道,其中包括一个逃生洞口。在夏季,北美旱獭通常每天喂食两次,每次喂食时间不超过2小时。经常在夏天的中午跑出洞穴在露天晒太阳。有时会用鼻子接触互相问候。北美旱獭会通过拱起身体、露出牙齿、抬起尾巴来威胁。还通过气味腺和发声进行交流。一般来说,北美旱獭是真正的冬眠者; 然而,在南部的生活的种群,全年都很活跃。北美旱獭在从冬眠中醒来后不久就会交配。在一年的某些时候,也可能会在白天进入麻木状态。

北美旱獭是具有领地性而非社会性的哺乳动物。视觉、嗅觉和声音对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从面部和肛门腺分泌的分泌物被用来划分领地界限。它们会嘶嘶叫、咆哮、尖叫、吹口哨和吠叫。会利用自己的视觉来发现捕食者。用声音威胁、视觉威胁和打斗来建立社会等级。

北美旱獭在白天和下午的活动时间最高。觅食时间少于2小时。首选的饲料包括紫花苜蓿、车轴草属植物和西洋蒲公英。其他食物包括树皮、树叶、茎的种子,谷物和坚果及花朵。动物性食物包括昆虫、鸟卵。所有的北美旱獭都把脂肪储存起来用于冬眠。

北美旱獭通过爬树和定期觅食来躲避捕食者。它们庞大的体型可能会吓住一些食肉动物。 经常用牙齿保护自己,并在受到威胁时发出刺耳的哨声。哨声也可以用来警告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北美旱獭的幼仔躲在洞里,躲避潜在的捕食者。已知的掠食者包括灰狼、郊狼、家养狗、红狐、灰狐、美洲熊、猞猁、山猫、鹰和蛇。

查看全部

北美旱獭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拉布拉多、曼尼托巴、新布伦瑞克、纽芬兰、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育空地区。

美国: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阿肯色州、康涅狄格、特拉华、哥伦比亚特区、乔治亚州、爱达荷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麻萨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纽约、北卡罗来纳、北达科塔州、俄亥俄州、俄克拉荷马州、宾夕法尼亚州、美国罗德岛州、南卡罗来纳、南达科塔州、田纳西州、佛蒙特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西弗吉尼亚州、威斯康辛州。

查看全部

北美旱獭繁殖方式

北美旱獭是一夫多妻制,每个季节雄性有多个配偶。为了建立领地、维持统治等级和寻找配偶,雄性北美旱獭从冬眠中提前出洞。更年长、更占优势的雄性占据领地,而年轻的雄性则是游牧。除了交配季节外,北美旱獭的活动是不受社会影响的,在繁殖季节,雄性间的互动仅限于交配。雌性是单发期,交配只发生在春天。

繁殖的确切的时间因分布的纬度而异。雌性北美旱獭每年生下1-9个幼崽,大多数在3-5只幼崽之间。幼崽出生时体重在26-27克。妊娠期为31-32天,断奶期约为44天。幼崽会很快独立,在2个月大的时候离开母亲。偶尔,雌性会继承它们的母亲巢穴。当母亲不在的时候,幼崽会利用巢穴来保护自己。

一些北美旱獭在1岁的时候就已经性成熟了,但是它们的怀孕率通常比其他的低。通常情况下在2岁时性成熟。在圈养的个体中繁殖可以全年进行。

查看全部

北美旱獭亚种分化


北美旱獭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这一物种有时被认为是有害物种,会对农作物、花园、景观或环境造成破坏。


北美旱獭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旱獭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黄鼠学名Citellus dauricus属啮齿目,松鼠科。别名达乌尔黄鼠、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大…
  • 北美旱獭:共有9个亚种。体长415-675毫米,尾长100-160毫米,体重2-6千克。体粗壮,耳…
  • 岩松鼠,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约210mm。…
  • 黄鼠学名Citellus dauricus属啮齿目,松鼠科。别名达乌尔黄鼠、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大…
  • 岩松鼠,别称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岩松鼠体型中等,体长约210mm。…
  • 松鼠,是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的哺乳动物。松鼠的体形细长,后肢更长;前后肢间无皮翼,四肢强健;眼大而明亮,…
  • 复齿鼯鼠是啮齿目松鼠科复齿鼯鼠属哺乳动物,也叫橙足鼯鼠、寒号鸟、寒达达。…
  • 旱獭属:大型啮齿动物,共有14个物种。体型粗壮,体长为500毫米,体重4-5千克。尾短为110毫米…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