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文殊兰

文殊兰 (一般指亚洲文殊兰),拉丁学名:Crinum asiaticum ,别称文珠兰、十八学士、翠堤花等,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的名称可能使人误会此品种为一种兰科植物,但实际上此品种为石蒜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时发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线形,雄蕊淡红色,花药线形,顶端渐尖,子房纺锤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颗种子。叶、根药用,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疯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多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常生于海滨地区或河边沙地。

和亚洲文殊兰一样,还有几种东南亚常见的近缘种类也作为“文殊兰”出售。比如左图的可爱文殊兰Crinum amoenum(花朵形状整齐,比亚洲文殊兰矮小很多);还有红花文殊兰Crinum ×amabile(亚洲文殊兰C.asiaticum和锡兰条纹文殊兰C.zeylanicum的天然杂交种)。除以上几种以外,文殊兰属其它种很多都被叫做“香殊兰”(这并不代表文殊兰不香,只不过,大多数被叫做“香殊兰”的种类花朵比以上三种文殊兰漂亮太多太多了)。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文殊兰

拉丁学名:

( )

别名:

文珠兰、罗裙带…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亚目:

百合亚目

科:

石蒜科

属:

文殊兰属

种:

文殊兰

分布区域:

原产热带、亚洲…

形态特征

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 文殊兰盆景 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宽7-12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1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

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6-10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3-7厘米;花梗长0.5-2.5厘米;花高脚碟状,芳香;花被管纤细,伸直,长10厘米,直径1.5-2毫米,绿白色,花被裂片线形,长4.5-9厘米,宽6-9毫米,向顶端渐狭,白色;雄蕊淡红色,花丝长4-5厘米,花药线形,顶端渐尖,长1.5厘米或更长;子房纺锤形,长不及2厘米。

蒴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种子1枚。花期夏季。

区别于亚洲文殊兰鳞茎球型,叶片边缘一般不是波浪形。植株矮小,一般60厘米以下。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花朵比亚洲文殊兰整齐,开花前花朵下垂。一般是一起开放。

3:红花文殊兰Crinum ×amabile

株型和亚洲文殊兰没有大的区别,花朵染上了锡兰条纹文殊兰的红色。花朵形状依然和亚洲文殊兰一样不整齐。

查看全部

生长习性

文殊兰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肥沃沙质壤环境,不耐寒,耐盐碱土,但在幼苗期忌强直射光照,生长适宜温度15~20℃,冬季鳞茎休眠期,适宜贮藏温度为8℃左右。

盆栽以腐殖质含量高、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强的沙质培养土为宜。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文殊兰原产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省区有栽培,但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因为该地区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文殊兰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所以广泛种植。野生于河边、村边、低洼地草丛中,或栽植于庭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种植方法

夏季充足供水,保持盆土湿润;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 文殊兰 花葶抽出前宜施过磷酸钙一次。花后要及时剪去花梗。于3~4月将鳞茎栽于20~25厘米的盆中,不能过浅,以不见鳞茎为准,栽后充分浇水,置于阴处。地栽文殊兰每2~3年要分栽一次,以保持植株健壮,开花繁茂,否则生长不旺,开花稀少。

常采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分株可在春、秋季进行,以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母株从盆内倒出,将其周围的鳞茎剥下,分别栽种即可。

以3~4月为宜。在北方需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不易结实。种子含水量大,宜采后即播。可用浅盆点播,覆土约2厘米厚,浇透水,在16~22℃温度下,保持适度湿润,不可过湿,约2周后可发芽。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于小盆中。栽培3~4年可以开花。

1.大盆深栽。为了满足文殊兰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在栽培时,应选择较 文殊兰盆景 大的花盆加以深栽,以利保水 保土,供应根系发育。

2.水肥管理。在文殊兰正常生长期间,5月至9月以内,每天适量浇水,见干见湿。每隔7天至10天施一次油饼渣加黑矾(硫酸亚铁)沤制的肥水,其浓度应本着先淡后浓,入冬停施。

3.抹除孽芽。文殊兰在生长旺盛期,总要经常从根茎周围生出孽芽,为保证株形直立,根茎整齐,全株正常生长,应及时抹去孽芽。

4.日照与遮阴。为使叶片碧绿、美观整齐而又不影响光照,在酷暑盛夏时,对文殊兰应适当遮荫,早7时至12时,应接受全日照,12时至15时应搭荫棚遮阴。

入室管理

文殊兰在中国北方均为盆栽,9月上旬或10月下旬当气温降至8摄氏度时,将盆花移入室内,放在温度为10℃左右的干燥处,不需浇水,终止施肥。一旦受寒害很难恢复,室温低于6摄氏度且盆土过湿时,会由地面处腐烂而死,所以入室应置有光处,盆土不宜过湿,空气湿度过小时喷水洗叶,改善空气湿度。

养护方法

①夏季降温增湿。文殊兰在夏季怕烈日曝晒,因此进入夏季后,应将植株移到荫棚或北面阳台上养护,并经常向地面洒水,创造凉爽湿润的小环境。

②生长期勤浇水。春季每隔1~2天浇1次水,夏季每天傍晚浇1次水,进入秋季后则减少浇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一般间隔2周左右浇1次水)。

③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北方地区在10月上旬,南方地区在11月上旬将植株搬入室内,放在向阳处,温度保持在8~10℃之间即可越冬。   

症状

叶斑多始自叶尖或叶缘,半圆形、椭圆形、 文殊兰 纺缍形至不定形,黄褐色、棕褐色或灰褐色,病斑具黄色晕环。病斑通常较大,横径可达1厘米以上,长可达数厘米,有的连合成长条斑。斑面现小黑点或小黑粒(病菌子实体)。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茵亚门真菌、包括刺盘孢菌、长圆盘孢菌、壳多孢菌、壳针孢菌和叶点霉。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叶和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孔口或伤口侵入。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园圃环境郁蔽有利发病。

①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发病初期喷施75%百茵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8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500倍液,或50%复长方硫菌灵可湿粉8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剂6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可湿粉(1∶1)1000~1500倍液,或15%亚胺唑可湿粉20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粉800倍液,或40%多丰农可湿粉600倍液。视天气7~15天喷一次,连喷数次。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 叶与鳞茎药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治跌打损伤、风热头痛、热毒疮肿等症。

用法用量 5~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文殊兰

误食文殊兰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发烧。

★警 告 :

全株有毒,以鳞茎最毒,内服宜慎。故作为药用时候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且严防小孩和动物的误食。

中毒症状:腹部疼痛,先便秘,后剧烈下泻,脉搏增速,呼吸不整,体温上升。

解救:早期可洗胃,服浓茶或鞣酸,应特别注意发生休克。亦可用白米醋4两,生姜汁2两,轻者含淑,重者内服。

【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傣药】里噜(西傣) :全草用于咽喉炎,跌打损伤,痈疖肿痛,蛇咬伤《版纳傣药》、《滇药录》、《傣医药》、《滇省志》。里罗聋:治疮疡疖肿,跌打损伤《傣医药》。

【壮药】大蕉:鳞茎、叶用于疮疥,无名肿毒,尿潴留,跌打肿痛,骨折,关节扭伤,脱臼,鹤膝 文殊兰 风,甲状腺机能亢进《桂药编》。

【毛难药】发马: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苗药】仰列孟: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瑶药】洞欢,姐巩棍,公管: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哈尼药】我缅:叶、树皮、根治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哈尼药》。

【侗药】骂龙,Mal long:全草主治北刀(跌伤)《侗医学》。

【基诺药】削悄鼓懋:叶和鳞茎治咽喉炎,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蛇虫咬伤《基诺药》。

文殊兰花叶并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作园林景区、校园、机关的绿地、住宅小区的草坪的点缀品,又可作庭院装饰花卉,还可作房舍周边的绿篱;如用盆栽,则可置于庄重的会议厅、富丽的宾馆、宴会厅门口等,雅丽大方,满堂生香,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查看全部

石蒜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黄独,是薯蓣科薯蓣属草本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
  • 百子莲是石蒜科百子莲属草本植物,具鳞茎;叶线状披针形或带形,近革质,从根状茎上抽生而出;伞形花序,…
  •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
  • 雨久花直立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具柔软须根。茎直立,全株光滑无毛,基部有时带紫红色。…
  • 番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球茎呈扁圆形,直径约3厘米,外包有黄褐色膜质;叶呈线形,…
  • 矮鸢尾是属于鸢尾科鸢尾属的一种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矮生草本,高约10厘米。茎极短,为叶片所包裹。…
  • 南美水仙是石蒜科、南美水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80厘米;叶基生,椭圆形,浓绿色;花亭肉质。…
  • 酒瓶兰是天门冬科酒瓶兰属植物,酒瓶兰属观叶常绿小乔木。盆栽种植的一般0.5-1.0米。其地下根肉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