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菜属(学名:Strobilanthes Bl. s. l.),是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爵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 其叶具柄,苞片形状和宿存与否变异极大,蒴果椭圆形。
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中国西藏和西南部、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属名模式:Strobilanthes cernua Bl.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具多枝,叶具柄,钟乳体线形,小的或大的混合生,花序顶生或腋生,疏松或紧缩,头状,穗状或聚伞状,部分单生或完全为圆锥花序或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
苞片形状和宿存与否变异极大,小苞片有或无;花萼或5等裂至基部,或部分联合,或连合,或2唇形。花冠管圆柱形于喉部扩大成较短的漏斗状,支持花柱的毛排成2列,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圆形或卵形;发育雄蕊4,2强,外方的伸出,丝全部光滑无毛或基部被硬毛,较内方的稍长,花药直立或丁字形着生,顶端钝,药室开展,或仅2枚,退化雄蕊小或不明显花粉粒圆球形或长球形,具刺形,或具肋条纹饰,并有多种变化;子房光滑无毛或具簇毛,两侧具2子房室。
蒴果椭圆形,扁平,每室具2种子,开裂时胎座通常不弹起。种子光滑无毛或被毛,具基区或无基区,若被毛,也有各种变化。
中国现有物种生长情况
中文名
生长环境、模式种
密苞紫云菜
生于海拔约220米,石灰岩林下。
环毛紫云菜
生于海拔2100-2300米的林下。本种为云南特有。
密花紫云菜
生海拔600-640米处。
异序紫云菜
生于石灰岩山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隆安。
闭花紫云菜
模式采自云南澜沧江、怒江分水岭。
雅安紫云菜
生于海拔1200米处。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雅安。
镇宁紫云菜
生于江边。模式标本采自贵州镇宁。
尾苞紫云菜
生于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三位山。
沙坝紫云菜
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方黄连山沙坝。
多脉紫云菜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匍枝紫云菜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永胜。
急流紫云菜
生于海拔1900-2300米的林中急流边。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长虫山。
截头紫云菜
生于石灰岩山、村边,海拔900-1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那坡。
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中国西藏和西南部、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一般沿用极广义的紫云菜属,则可达250种(据Wielgorskaja, Mabberley)。中国现有15种。
紫云菜属植物 Strobilanthes属由Blume于1826年建立,1832年A. E. Nees记载了喜马拉雅26种:1847年记载至62-65种:1867年T. Anderson载103种,及不详的5种,合计108种:1884年C. B. Clarke记载了146种,及其未见标本的7种,共153种;1935年R. Benoist记载了中南半岛分布的38种;爵床科植物的分类,从1897年G. Lindau开始,花粉形态就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1944年E. B. Bremekamp发表了对Strobilanthinae亚族专著[Materials for a Monograph of the Strobilanthinae(Acanthaceae)],他除用传统的形态特征外,还特别强调花粉特征和种子亚表皮细胞特征作为分类重要依据,将Strobilanthinae亚族分为27属群,54个属。但他仍遗留上百种的“该属尚不肯定” (genus adhuc incertum),例如对东喜马拉雅、缅甸、中南半岛、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群岛、中国西藏和台湾等许多地区的不少种类归属问题未予解决,特别是对中国种类,总说知之甚少。
紫云菜属植物 植物分类学者对其分类系统取舍意见不一。一般亚洲地区学者尚予采用,欧美学者予以评论较多或主张摒弃。但近半个世纪以来,极广义属的总数已增至250种,又未见有新的专门研究,1994年J. R. I. Wood在Edinb. Jour. Bot. 51(2):175-273. Notes Relation to the Flora of Bhutan一文中,仍用极广义的马蓝属Strobilanthes,并将该属分为17种群(group),文中也套用Bremekamp所分的相关的属,但他的第17个种群也遗留了不少位置不详的种类。总之,爵床科的属、种太多,分布又广,生活型复杂多样,各器官变异颇大,许多问题有待较长时间、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才能较彻底搞清楚。
植物志编委由于时间和标本的限制,虽基本上按Bremekamp的系统,将能划分出的属予以分出,但不少未见模式标本,或未作花粉观察,或尚缺乏足够依据而把握不大的,仍暂留在极广义紫云菜属Strobilanthes中,待今后能看到更多标本和对各属的一些代表种的花粉观察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较准确地确定。特别是对中国采自滇、黔、桂石灰岩地区,一些腋生具长的或短的穗状花序类植物,或许应归为另一新的属。但因许多种,特别是广西植物还未见到,更未进行花粉研究,其位置还难肯定。为了尽量减少创造新名和方便以后工作者,不得不罗列于此,并尽可能根据文献或照片等材料列检索表。其中名已有“马蓝”或“紫云菜”者一仍旧惯,其无中名仍按紫云菜属Strobilanthes s. 1.,亦即一般采用的Strobilanthes Bl. s. 1.的概念,大致如Wood等所用。
紫云菜属植物 E.B.Bremekamp在(Verh.Ned.Akad.Wetensch.Afd.Naturk.Sect.2.41(1):256.1944.)文献中用的是最狭义的属,暂描述如下:多年生植物,群生并多年间一次性开花、结实,具多枝。叶具柄,钟乳体线形,大、小混合生。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部分单生或完全为圆锥花序,或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卵形或圆形,自基部多脉,全部或几乎全部白色,宿存。花单生于苞腋,具小苞片,小苞片与花萼裂片相似,宿存;花萼近相等,5深裂,裂片线形或狭三角形,顶端绿色,中央白色;花冠白色,不扭弯,花冠管圆柱形于喉部扩大成较短的漏斗状,支持花柱的毛排成2列,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圆形或卵形;雄蕊4,2强,外方的伸出,花丝全部光滑无毛或基部被硬毛,较内方的稍长,花药直立或丁字形着生,顶端钝,药室开展,退化雄蕊小或不明显,雄蕊筒的顶端具髯毛,花粉粒圆球形,直径大约50微米,具18条节状条纹,萌发孔凹或匙形;子房光滑无毛或具簇毛,两侧具2子房室,其下部总是具残余物,花柱光滑无毛。
蒴果椭圆形,扁平,每室具2种子,两侧的残留物在开裂时在背部开裂,种子淡棕色,具基区,基区外细胞环状或乳头状或被环状短毛,钝。
草本或小灌木,高30-50厘米,可达1.5米。茎下部常木质化,基部常匍匐生根,稀直立,仅嫩枝4棱,…
四子马蓝 Druce)是爵床科马蓝属的直立或匍匐草本;茎近无毛;叶卵形或近椭圆形,先端钝,…
紫云菜属,是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爵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 其叶具柄,苞片形状和宿存…
叉花草是爵床科马蓝属植物。茎和枝4棱形,光滑无毛,节间有沟,大叶具柄,柄通常长3.5厘米,…
球花马蓝,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球花马蓝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 T.Anders.的地上部分或根。分布于会同,凤凰,慈利,桃源,桑植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常用于温病烦渴,发斑,吐衄,肺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丹毒,痄腮,痈肿,疮毒,湿热泻痢,夏季热,热痹,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蛇咬伤。
红背耳叶马蓝 J. R. I. Wood)是爵床科、马蓝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直立灌木,多分枝,茎4棱,…
菜头肾 C.Z.Zheng ex Y.F.Deng & N.H.Xia)是爵床科、马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根茎,茎高可达40厘米,叶对生,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脉上被微毛,花序短穗状或半球形,顶生,苞片倒卵状椭圆形,宿存,小苞片条形,萼裂片条状线形,花冠淡紫色,漏斗形,花丝有短柔毛,花药条形,花柱有短柔毛。蒴果无毛。中国浙江特产。菜头肾一般生于低山区林下或丘陵地带阴湿处。菜头肾全草或根入药,根富含酚性物质,有养阴清热,补肾之效,用于肾虚腰痛、阴虚牙痛、肝炎、肾炎和疖肿等。
板蓝 Kuntze)是爵床科、板蓝属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稍狭,边缘有粗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