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崖爬藤

崖爬藤(学名: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Planch.)是葡萄科、崖爬藤属草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为掌状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网脉不明显;托叶褐色,膜质,卵圆形,常宿存。花序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多数花集生成单伞形;花蕾椭圆形或卵椭圆形,花瓣长椭圆形,顶端有短角,外面无毛;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圆形,花盘明显,子房锥形,花柱短,柱头扩大呈碟形,边缘不规则分裂。果实球形,种子椭圆形,顶端圆形,4-6月开花,8-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甘肃、湖南、福建、台湾、广西、四川、贵州。生于海拔1250-2400米的山坡岩石或林下石壁上。

崖爬藤全草入药,有祛风湿的功效。崖爬藤对城市中各类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及其它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墙、屋顶、天窗、阳台、室内等建筑再生空间进行绿化美化的效果。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崖爬藤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鼠李目

科:

葡萄科

属:

崖爬藤属

亚属:

掌须亚属

种:

崖爬藤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4-7呈伞状集生,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1-4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边缘每侧有3-8个锯齿或细牙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4厘米,小叶柄极短或几无柄,无毛或被疏柔毛;托叶褐色,膜质,卵圆形,常宿存。

花序长1.5-4厘米,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顶生或假顶生于具有1-2片叶的短枝上,多数花集生成单伞形;花序梗长1-4厘米,无毛或被稀疏柔毛;花蕾椭圆形或卵椭圆形,高1.5-3毫米,顶端近截形或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浅裂,外面无毛或稀疏柔毛;花瓣4,长椭圆形,高1.3-2.7毫米,顶端有短角,外面无毛;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圆形,长宽近相等,在雌花内雄蕊显著短而败育;花盘明显,4浅裂,在雌花中不发达;子房锥形,花柱短,柱头扩大呈碟形,边缘不规则分裂。果实球形,直径0.5-1厘米,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下部1/3处呈长卵形,两侧有棱纹和凹陷,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向上斜展达种子顶端1/4处。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毛叶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M. A. Lawson) Planch. ex Franch. var. pilosum Gagnep.)该变种与崖爬藤不同在于,小枝、叶柄、叶片和花梗下面被疏柔毛。花期5-6月,果期9-11月。分布于中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生长在海拔300-2550米的林下或山坡崖石上。

无毛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Planch. var. glabrum (Levl.& Vant.) Gagnep.)该变种与崖爬藤不同在于,该变种植株完全无毛。花期3-5月,果期7-11月。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长在海拔150-24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下或崖石上。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甘肃、湖南、福建、台湾、广西、四川、贵州。生于海拔1250-2400米的山坡岩石或林下石壁上。 崖爬藤的原生地是透光的浓荫下,故崖爬藤较耐荫,耐旱,性喜肥沃的微碱性土,适当的浇点水对它的生长也是比较有利的。崖爬藤性喜群居,群居生长易成活,且生长势相对茂盛。崖爬藤种在墙下向上生长比在墙上向下生长快。温度零下6度时,也只有部分崖爬藤死掉少许叶尖。


繁殖方法

崖爬藤可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育苗,扦插繁殖一般不会受季节限制,即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繁殖,而种子成熟季节则会制约播种繁殖,同时,插穗成活后,要比实生苗健壮,生长势要强,成苗快。

插穗选择:选择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崖爬藤当年生嫩枝、1-2年生硬枝作为插穗扦插到沙土中,插穗8-1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上端留1个叶片。

插穗方法:利用扦插对崖爬藤进行繁殖可快速获得大量苗木,是栽培材料扩繁的主要方法,当年生嫩枝不经IBA浸渍直接扦插的生根率为100%,如用IBA时应注意浓度的选择,虽然高浓度可增加生根数,但浓度过高可起到抑制生根的作用,在300毫克/升时IBA浸渍后扦插的生根率可达到95%。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崖爬藤全草入药,有祛风湿的功效。

崖爬藤通过叶面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蒸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夏日气温,减弱噪音,吸附空气中粉滞、尘埃,减少细菌的传播飞扬。还可种于坡脚、堡坎,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城市森林混交,加强城市绿化的病虫害防治。崖爬藤叶形成毫克葡萄糖可以吸收2500毫升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据测试,有崖爬藤攀附的墙面,夏天温度可降低5-10℃,室内温度可降低2-4℃。城市原有绿地经挖潜增效后,再开发成大片的绿色空间极为困难。而崖爬藤等攀援植物的发现,对城市中各类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及其它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外墙、屋顶、天窗、阳台、室内等建筑再生空间进行绿化美化,是现代城市增加绿色,提高绿化覆盖率极有潜力的新空间。这种建筑再生空间绿化是建筑空间与绿色空间的相互渗透,是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景观有机结合延续,将为保护和美化环境景观产生特有的效果。

崖爬藤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