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鳉鱼

鳉鱼,英文名killifish,是银汉鱼目(Afherinoformes)齿鲤科(Aplocheilidae)中的鱼类。原产地大多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沼泽和溪流中,是小型观赏鱼类。鳉鱼种类繁多,广义上包括卵生鳉鱼和卵胎生鳉鱼。适宜水温环境在18-26℃,一般不应超过30℃。 概述图引自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基本信息

别名:

大眼鱼或大眼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目:

银汉鱼目

科:

齿鲤科

分布区域:

南、北美洲和非洲

中文学名:

鳉鱼

描述:

淡水观赏鱼中极…

形态特征

鳉鱼体呈纺锤形,头宽而纵扁。口较大,下颌延长,向上翘起。胸鳍的位置很高,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腹鳍不发达,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较晚。背鳍细小(6鳍条),臀鳍很发达(17-19鳍条)。尾鳍呈截形,也是主要的运动器官。全长多在25-40毫米之间。


生活习性

栖息在湖沼、河流、池塘的浅水部分,特别是水草丛生的地方。常游于表层,受惊动潜入水中,平静后又浮上来。觅食浮游生物,对食物选择性不强。在肥沃的池塘中以绿藻为主,还有少部分的蓝藻和裸藻。但更喜欢吃枝角类和桡足类,也吃鱼卵、鱼苗和蚊虫幼体。


生长繁殖

一般雌鱼较大,腹鳍及臀鳍淡黄色透明,在孕期腹部膨大而软;雄鱼的腹鳍和臀鳍有密布的色素细胞,呈黑色,不透明。

全长25毫米以上即为性成熟,生殖力很强,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8月。产卵在早上进行,但环境安静时一天均可产卵。产卵有两种情况:(1)雄鱼守候在产卵场——有金鱼藻等水草的地方,当雌鱼游来时,雄鱼游出迎接;(2)雌雄鱼成对游向产卵场,动作缓慢,雄鱼多在雌鱼下方。

产卵时雌鱼在水草中转来转去摩擦腹部,接着在草丛中停下来,开始产卵。此时雄鱼从雌鱼腹下游上来,与雌鱼并行,体弯曲侧倒,生殖孔靠近,开始排精。雌鱼产出的卵堆积在生殖孔周围,呈块状。当雌鱼在水草中游泳时,便借助卵上的丝状突起将卵单个或成块的布于水草上。

鲫鱼卵是分次成熟的,孕卵数1500-2500粒,也有部分多达3000粒。卵在池塘内20-28℃需5-6天孵出,在21-24℃的室内温度,需6-8天孵出,甚至需15天才完全孵化出来。

刚孵出的幼鱼3毫米左右,具有大型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在体的背部,体测中央及腹面,以头顶最为密集。肌节不清,口小,上位。5毫米左右时胸鳍和尾鳍出现细小的鳍条,腹鳍鳍褶退化,背鳍与尾鳍及臀鳍之间有鳍褶相连,但已开始退化。6毫米左右时臀鳍前部出现鳍条。腹鳍为极不发达的鳍褶。7.5毫米时胸鳍不发达,背鳍、尾鳍及臀鳍间仅有一件残留的鳍褶相连。9毫米左右时背鳍具鳍条,不发达,并于尾鳍分开。这时与成鱼肌节相同,共有肌节26-29。11毫米左右时腹鳍出现,很细小。臀鳍与尾鳍也分开,背部色素也开始减少。12毫米时外形与成鱼相似,背部色素完全消失,生出金属光泽。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卵生鳉鱼大多有极为迷人的体色,是淡水观赏鱼中极少数可以和海生珊瑚鱼相媲美的鱼种。加上其小巧的体型,活泼好动的性格,是水族箱中水草的天生搭配。另外,大多数卵生鳉鱼对水质适应性广,容易饲养,是国内外广受欢迎的观赏鱼种。较为大众熟知的有火焰鳉、五线鳉、黑珍珠鳉等品种。

基于鳉鱼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等特点,科研工作中也越来越多使用鳉鱼作为实验材料。例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科学家使用鳉鱼来评价重金属铜 以及水体微塑料 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此外由于一些鳉鱼会表现出加速衰老的特点,并且在组织学和行为学上表达衰老相关生物学标记。因此鳉鱼也是研究衰老的良好模型。

查看全部

硬骨鱼纲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鸭嘴鲨别名铲鼻虎鲶、虎鲶,属油鲶科。产地为亚马逊河流域 。属暖水性鱼类,是中国2012年引进的名…
  • 茶鲤是鲤形科鲤属动物,由泥浅黄锦鲤选育而出的品种,因为比较接近于原始真鲤,所以摄食力强,容易长大。…
  • 倒游鲶,又称反游猫。属于鲶形目,倒立鲶科,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热带观赏鱼。鱼体色呈棕褐,游动时腹部朝天,…
  • 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
  • 澳洲彩虹鱼,Melanotaenia maccullochi ,虹银汉鱼科的一种鱼类。…
  • 黄天堂鸟身体修长而侧扁,体与各鳍一致呈鲜黄色,头部较暗。具单一背鳍且基底长,具截型宽尾鳍,腹鳍与臀…
  • 食人鲳,也称食人鱼,是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的一种鱼,是水虎鱼的一种。水虎鱼有近56种,属脂鲤科中…
  • 红尾鱼,俗称:红尾巴梢、尖嘴,学名为蒙古红鱼白、拟赤梢鱼。属鲤形目,鲤科,鳊亚科。红尾鱼肉瘦少脂肪…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