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柄草,别名:吊丝草、硬骨草,拉丁文名:Capillipedium parviflorum(R. Br)Stapf.禾本科、细柄草属多年生,簇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稍倾斜,不分枝或具数直立、贴生的分枝。叶鞘无毛或有毛;叶舌干膜质,边缘具短纤毛;叶片线形,顶端长渐尖,基部收窄,近圆形,两面无毛或被糙毛。圆锥花序长圆形,分枝簇生,纤细光滑无毛,枝腋间具细柔毛,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长为无柄小穗之半,边缘具纤毛。基部具髯毛;第一颖背腹扁,先端钝,背面稍下凹,被短糙毛,边缘狭窄,内折成脊,脊上部具糙毛;花果期8-12月。
图片取之中国植物图库
基本信息
多年生,簇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稍倾斜,高50-100厘米,不分枝或具数 细柄草 直立、贴生的分枝。叶鞘无毛或有毛;叶舌干膜质,长0.5-1毫米,边缘具短纤毛;叶片线形,长15-30厘米,宽3-8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收窄,近圆形,两面无毛或被糙毛。圆锥花序长圆形,长7-10厘米,近基部宽2-5厘米,分枝簇生,可具1-2回小枝,纤细光滑无毛,枝腋间具细柔毛,小枝为具1-3节的总状花序,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长为无柄小穗之半,边缘具纤毛。无柄小穗长3-4毫米,基部具髯毛;第一颖背腹扁,先端钝,背面稍下凹,被短糙毛,具4脉,边缘狭窄,内折成脊,脊上部具糙毛;第二颖舟形,与第一颖等长,先端尖,具3脉,脊上稍粗糙,上部边缘具纤毛,第一外稃长为颖的1/4-1/3,先端钝或呈钝齿状;第二外稃线形,先端具一膝曲的芒,芒长12-15毫米。有柄小穗中性或雄性,等长或短于无柄小穗,无芒,二颖均背腹扁,第一颖具7脉,背部稍粗糙;第二颖具3脉,较光滑。花果期8-12月。
生于山坡草地、河边、灌丛中 细柄草 。
产于华东、华中以至西南地区;广布于旧大陆之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细柄草 。
未见标本,根据记载,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主要是:总状花序具3-8节,有小穗7枚以上。
特产于我国台湾。模式标本采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