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伟玉原产南非,是一种大戟科的多年生肉质植物,植株具粗圆筒形肉质茎,有10条以上的突出棱,表皮绿色至灰绿色,披有白粉,有较为明显、平行排列的深色横肋,刺生于棱缘上,红褐至深褐色,易脱落。小叶早脱落,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植株始终无叶。聚伞花序,小花紫红色,但盆栽条件下不易开花。魁伟玉形态奇特,酷似某些品种的仙人掌类植物,用工艺盆栽种点缀几案、书架和窗台等处,古朴自然,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
基本信息
植株呈圆筒形,幼时球形,容易群生。茎肉质绿色,被有白粉,有棱,棱上生有较密集的刺,但容易脱落。叶片小,退化成薄片状,早脱落。花紫红色,为聚伞花序。魁伟玉虽为大戟科植物,但酷似仙人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喜阳光,稍耐半阴,不耐寒冷和阴湿,也怕强光曝晒和高温酷热,生长适温18~25℃,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原产于南非。
魁伟玉的繁殖常用扦插法,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尤以4~5月成活率最高,若能维持20~25℃的温度,全年都可进行,插穗用植株下部萌生的小球,注意清除伤口处流出的白色浆液,晾3~5天,等伤口干燥后,插于沙土或蛭石中,保持盆土微微湿润,一个月左右生根。也可选择同属中长势较为强健的霸王鞭,龙骨柱等作砧木,用平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后的植株放在光线明亮的通风处,伤口不要进水,更不能雨淋,以免腐烂,10天左右伤口可愈合。
铜绿麒麟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
南欧大戟是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在澳大利亚、台湾岛、美洲、亚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香港、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一般生长在屋旁、路旁和草地,是一种常见的杂草[1],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欧洲,南欧大戟一直被当作一种民间草药,用于治疗皮肤病、哮喘和癌症等。南欧大戟的汁液提取物中一种代号为PEP005的物质可用于治疗非色素瘤皮肤癌。
银边翠是大戟科、大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纤细,极多分枝;茎基部极多分枝,叶互生,椭圆形,具小尖头,…
白雪木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株高可达2米。枝细而脆,具白色体液。叶对生或轮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
彩春峰是大戟科大戟属肉质植物,彩春峰的肉质茎依品种的不同有暗红色、乳白、淡黄及镶边、斑纹等复色。…
苏铁大戟:俗称“铁甲丸”。多年生的多肉植物,茎干深褐色,样似苏铁的茎干,茎干初期为绿色球型,…
乳浆大戟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状;茎不育枝常发自基部;叶线形或卵形,先端尖或钝尖,…
银角珊瑚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