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比木(学名: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 (Oliv.) Sleum.)是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植物。矮灌木或很少为乔木,高1.5-5(-10)米,茎褐色,枝条灰绿色,圆柱形,稀具棱,嫩枝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薄革质,表面暗绿色。聚伞花序顶生,花序轴通常平扁,被长硬毛。花萼绿色,钟形,长约2毫米,膜质,5裂齿,裂齿三角形,外面疏被糙伏毛,边缘具缘毛,果时略增大;花瓣黄色,条形。核果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稍扁,幼果绿色,转黄色,熟时为红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150-)450-1600(-2500)米的林中。
马比木根可入药,有祛风除湿、理气散寒的功效。全株含有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喜树碱类抗癌药的前体化合物来源。
基本信息
矮灌木或很少为乔木,高1.5-5(-10)米,茎褐色,枝条灰绿色,圆柱形,稀具棱,嫩枝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10-15(-24)厘米,宽2-4.5(-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薄革质,表面暗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发亮,干时通常反曲,黑色,幼时被金黄色糙伏毛,背面较密,老时无毛,侧脉6-8对,弧曲上升,在远离边缘处网结,和中脉通常亮黄色,在背面十分突起,常被长硬毛,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宽深槽,至少在槽里被糙伏毛。
聚伞花序顶生,花序轴通常平扁,被长硬毛。花萼绿色,钟形,长约2毫米,膜质,5裂齿,裂齿三角形,外面疏被糙伏毛,边缘具缘毛,果时略增大;花瓣黄色,条形,长6.3-7.4毫米,宽1-2毫米,先端反折,肉质,长1毫米,外面被糙伏毛,里面被长柔毛;花丝长4-5毫米,基部稍粗,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子房近球形,密被长硬毛,在开花期径1.1-1.4毫米,花柱绿色,长1.5-2毫米,柱头头状;花盘肉质,具不整齐的裂片或深圆齿,里面疏被长硬毛,果时宿存。
核果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稍扁,幼果绿色,转黄色,熟时为红色,长1-2厘米,径0.6-0.8厘米,先端明显具鳞脐,通常在成熟时被细柔毛,内果皮薄,具皱纹,胚乳具臭味,长为种子的一半,子叶卵圆形,宽3.5-4毫米,胚根圆柱形,长2毫米。花期4-6月,果期6-8月。
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150-)450-1600(-2500)米的林中。 [2-3]
选择排水良好的黄土地块进行深翻土壤,将表土层弄碎,作床,苗床宽1.2米、高35厘米。将表面层20厘米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方法:将黄土、粗黄砂、珍珠岩按体积比1:1:1混拌均匀,苗床四周用宽25厘米的木板或石板固定。扦插前1天用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千克/公顷兑水均匀洒在苗床表面杀菌消毒,洒少量水使苗床表土湿润以利于第2天扦插插条。
于清晨采集母树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叶片完整的1年生枝条,用锋利的修剪工具将下口剪成斜口,上剪口距腋芽0.5厘米处平剪,插条长7-10厘米,确保每根插条有2-3个芽,顶端留叶1片,然后用10%的强力生根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5小时进行促根处理。
试验结果是春、秋季扦插最好,夏季扦插效果较差。
将插条按株距4-5厘米、行距10厘米插入整理好的苗床上,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3-1/2。用手压紧,浇1次透水,叶面用多菌灵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喷洒。
搭小拱形塑料棚,并在拱形塑料棚上方及四周搭0.5-1米高的阴棚,阴棚使用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搭建。扦插环境温度在20℃左右,保持棚内相对空气湿度90%为宜。扦插后要经常检查苗床,床土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温度控制在38℃以下,如温度过高,则应喷雾状水降温。2个月后部分插条开始生根,应适当降低床土含水量,一般保持在40%左右。当环境温度大于28℃以上时,使用遮光率为90%的遮阳网或遮光率为50%的双层遮阳网进行遮阳。当有50%以上的插条开始生根后,可逐步揭开塑料膜通风。当插条全部生根且有50%以上的枝条萌发叶片后,初步去除大棚的遮阳网和塑料薄膜。
马比木扦插苗移栽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定植间距要根据留圃时间和培育目标而定。种苗移栽时,保证根系舒展,轻轻压实。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扶正苗木。
马比木在定植后的缓苗期内,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连续晴天注意浇水,连续雨天注意排水。1个月后种苗度过缓苗期即可施肥,夏、秋季节每1-2个月施1次复合肥,用量为75千克/公顷。施肥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不可一次施用量过大,以免烧根。在马比木生长季节注意除草松土,以防土壤板结。马比木病虫害较少,平常加强管理,尤其是排水。
马比木根可入药,有祛风除湿、理气散寒的功效。全株含有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喜树碱类抗癌药的前体化合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