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风流果

风流果学名厚鳞柯,因形态像龟头,又名壮阳果、补肾果、益肾子,马古铎。湖南、广西一带称之为龟头子、风流果,当地人采集它的果实,煮熟后或泡酒食用,有补肾壮阳的效果。闻起来是鲜木香味,生果仁衣味苦涩,肉甜。产于我国福建、湖南、贵州三省南部,以及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越南东北部也有分布。木材黄白色,稍坚实,不耐腐。

其性喜高温向阳之地,无花,每三年结一次果,在果实成熟的后期,必须在高温30度100天后方可采摘,是“印度神油”的主原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风流果

别名:

壮阳果,厚鳞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山毛榉目

科:

壳斗科

属:

柯属

种:

厚鳞柯

分布区域:

产广西东南部、…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0米,胸径30-40厘米,芽鳞被棕色长直毛,当年生枝、叶柄、叶背脉上及花序轴均被分枝的星芒状短毛。

嫩叶薄纸质,干后褐黑色,成长叶硬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0-35厘米,宽6-11厘米,顶部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叶缘有锯齿状裂齿,中侧脉均凹陷,侧脉每边25-30条,直达齿端,支脉明显,彼此近于平行,两面同色,叶背脉腋上常有丛毛;叶柄长1.5-2.5厘米。

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在开花后期长达3毫米;幼嫩壳斗陀螺状,包着坚果一半以上,成熟壳斗浅盘状或碟状,包着坚果底部,高15-30毫米,宽45-60毫米,壳壁甚厚,硬,木质,小苞片粗厚的卵状三角形或斜菱形,中央及两边均脊肋状增厚而隆起,略伏贴,顶部钻尖,向壳壁弯垂;

坚果幼嫩时宽圆锥形,密被泥黄色细毛,成熟时为甚扁的扁圆形,高15-25毫米,宽40-65毫米,顶部平坦,中央常微凹,被黄棕色脱落性细伏毛,果壁厚7-10毫米,角质,果脐占坚果面积约一半或稍小,稍凸起,四周边缘凹陷。

花期4-6月,果10-12月成熟。 风流果花

查看全部

分布及生境

产广西东南部、以及广东部分山区。越南北部也有。生于海拔900-18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较干燥坡地。木材果实含淀粉为40%。其性喜高温向阳之地,无花,每三年结一次果,在果实成熟的后期,必须在高温30度100天后方可采摘,是“印度神油”的主原料。


营养丰富

风流果属壳斗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维生素B、钾等微量元素,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等。


食用方法

1.将风流果捣碎后,可以和一斤泡酒,浸泡20天以上,然后将酒和风流果一起食用。

2.不喝酒的人可以用风流果和水煮沸20分钟后食用。

3.风流果可以生吃,或者是炒、炖后食用。


栽植方法

益肾子果树栽前 1个月应按定植株行距挖栽植穴,同时改良穴内土壤。山地树穴一般间距在4至5米为宜,如种植嫁接的益肾子果树可以适当密植,(因为嫁接苗矮化了树形,早产丰产,可适当缩少0.5-1米),挖穴一般深0.3-0.5米,直径0.5-0.8米,挖穴后随即填土,以待定植。如建园时已改土,则定植穴可较小,以能容纳树根即可。南方稻田或滩涂圩田宜先按行距挖深沟,筑高畦,使灌排分列;然后按株筑墩,墩高0.5-1米,在墩上栽植益肾子果树。


变种信息

1、环鳞烟斗柯

芽鳞光滑无毛,叶纸质,倒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大小差异颇大,大的20厘米×6厘米,小的7厘米×2厘米,嫩叶叶柄腹面、中脉、有时叶背脉腋上有稀疏短柔毛,毛很早脱落;叶柄长2-4.5厘米,但冬季抽出的叶其叶柄长约1厘米;花序轴和雌花的花被裂片均无毛,干后油润;壳斗顶部宽4-5厘米,高3.5-4.5厘米,小苞片多呈菱形,其中除部分稍隆起外其余大部与壳壁融合,并略连生成多个圆环,坚果顶部平坦且中央部分稍凹陷,被脱落性的细伏毛,果壁比壳壁厚2-4倍,硬角质。

产广东(自罗浮山经鼎湖山至西部封开)、广西(梧州、昭平、南宁、扶绥至龙州)、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区。越南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西扶绥县。

2、窄叶烟斗柯

芽鳞被短伏毛;托叶被丝质白色长直毛,当年生枝暗灰色,叶狭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为其宽的4-6倍或稍短。宽25-38毫米,侧脉每边20-26条,叶缘有锯齿状锐齿,叶背散生甚早脱落的有分枝的短毛,通常仅中脉被稀疏长伏毛,偶有在脉腋上有小丛毛;叶柄长15-20毫米,被微柔毛;壳斗宽20-30毫米,小苞片分明,中部以下呈网纹状;坚果顶部被毛,果壁比壳壁厚。

产广西西部(百色、东兰、凌云等地)、云南东南部(富宁、文山、屏边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富宁县。

3、多果烟斗柯

芽鳞及托叶均无或几无毛,当年生枝银灰色,叶面侧脉(有时支脉)凹陷,叶片基部近于圆,侧脉每边12-16条,叶背仅在脉腋处有小丛毛;叶柄长0.5-1.5厘米;果序有果多达16个,壳斗宽15-25毫米,坚果高15-20毫米;果壁比壳壁稍较厚,厚2-4毫米,坚果顶部圆而尖。

产广西(永福、临桂、大瑶山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广西临桂县。

4、海南烟斗柯

叶纸质,干后略脆,倒卵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很少椭圆形,顶端短突尖或短尾状,叶缘在近顶部有少数钝裂齿或波浪状或兼有全缘,中脉及侧脉均稍凹陷,侧脉每边很少超过16条,在叶缘附近急弯向上,有时与相邻侧脉连接,叶背被稀疏的短星状毛或分枝的毛,有时星状毛早脱落但中脉及侧脉仍有稀疏的的短毛,壳斗顶部平坦或略隆起,密被毛,果壁远比壳壁厚。

本变种的叶形和叶背被星状毛与紫玉盘柯有点近似,但叶片的质地薄,侧脉少,被毛也很稀疏且短,仍有明显区别。产广东南部及西南部沿海岸地区及海南。

5、皱叶烟斗柯

叶片的中脉及侧脉在叶面凹陷,其余部分明显凹凸不平;叶柄长不超过1厘米;壳斗高不到2厘米;坚果顶部隆起。

云南弥勒县。见于干燥坡地灌或乔木林中。

查看全部

柯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风流果学名厚鳞柯,因形态像龟头,又名壮阳果、补肾果、益肾子,马古铎。湖南、广西一带称之为龟头子、风…
  • 烟斗柯 Rehder)是壳斗科柯属乔木,树高达15米;幼枝被短绒毛;叶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
  • 紫玉盘柯 Rehd.)是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地,…
  • 柯 Nakai)是壳斗科柯属乔木。株高达15米;叶革质或坚纸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