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拉拉藤

拉拉藤(变种)又名猪殃殃、爬拉殃、、八仙草。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棱角;棱上、叶缘、叶脉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叶纸质或近膜质,6-8片轮生,稀为4-5片,带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两面常有紧贴的刺状毛,常萎软状,干时常卷缩,1脉,近无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少至多花,花小,4数,有纤细的花梗;花萼被钩毛,萼檐近截平;花冠黄绿色或白色,辐状,裂片长圆形,镊合状排列;子房被毛,花柱2裂至中部,柱头头状。果干燥,有1或2个近球状的分果爿,肿胀,密被钩毛,果柄直,较粗,每一爿有1颗平凸的种子。花期3-7月,果期4-11月。

全国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0-4600米的山坡、旷野、沟边、河滩、田中、林缘、草地。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欧洲、非洲、美洲北部等地区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拉拉藤

别名:

猪殃殃,爬拉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茜草目

科:

茜草科

属:

拉拉藤属

种:

拉拉藤

分布区域:

全国。东亚 南…

形态特征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棱角;棱上、叶缘、叶脉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

叶纸质或近膜质,6-8片轮生,稀为4-5片,带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7毫米,顶端有针状凸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常有紧贴的刺状毛,常萎软状,干时常卷缩,1脉,近无柄。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少至多花,花小,4数,有纤细的花梗;花萼被钩毛,萼檐近截平;花冠黄绿色或白色,辐状,裂片长圆形,长不及1毫米,镊合状排列;子房被毛,花柱2裂至中部,柱头头状。

果干燥,有1或2个近球状的分果爿,直径达5.5毫米,肿胀,密被钩毛,果柄直,长可达2.5厘米,较粗,每一爿有1颗平凸的种子。花期3-7月,果期4-11月。

查看全部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0-4600米的山坡、旷野、沟边、河滩、田中、林缘、草地。


地理分布

我国除海南及南海诸岛外,全国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欧洲、非洲、美洲北部等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储藏

5~8月间花果期时采收。割下地上部分或连根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药用

拉拉藤其全草药用,性寒、味甘苦,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痛效用。可治疗热淋、石淋、小便不利、腹泻、痢疾、肺热咳,捣碎外敷可治疗痈疖肿痛、蛇咬,煎水洗可治疗湿疹。据称还有抑菌、降压、抗癌作用。


化学成分

幼嫩全草含车叶草甙(asperuloside)及水晶兰甙(monotropein),全草还含水杨酸(salicy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对羟基桂皮酸(p-coumaricacid)及咖啡酸(caffeic acid)等。根中还含蒽醌及萘类化合物:2-甲氧基蒽醌(2-methoxy- anthraquinone)、1-羟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1-甲氧基-2甲基蒽醌(1-methxy-2-methyl-anthraquinone)、茜素(alizarin)、茜素-1-甲醚(alizarin 1-methyl ether)、茜素-2-甲醚(alizarin-2-methyl ether)、黄羟基茜素(xanthopurpurin)、黄羟基茜素二甲醚(xanthopurpurin dimethylether)、亮黄素(lucidin)、羟基茜素(purpurin)、伪羟基茜素(pseudopurpurin),2-2-二甲基-萘酚(1、2b)吡喃(2-2-dimethyl-naphthol(1、2b)pyran) 等。

拉拉藤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蓬子菜,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西北至长江流域。…
  • 白车轴草,豆科车轴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贴地匍匐;叶柄直立,小叶心形,边缘具细齿,叶脉明显,…
  • 拉拉藤又名猪殃殃、爬拉殃、、八仙草。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
  • 拉拉藤是茜草科拉拉藤属攀缘状草本,别名为八仙草、猪殃殃等。拉拉藤为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高可达90cm,…
  • 四叶葎,茜草科拉拉藤属,4~9月开花。多年生丛生直立草本。叶4片轮生,…
  • 六叶律,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车叶葎之亚种。一年生草本,生于海拔920-3800米山坡、沟边、河滩、…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