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鹤(学名:Grus canadensis)为鹤科鹤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哈得逊湾。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10厘米。通体的羽色均为灰色而缀有褐色,下体稍淡。前额、眼先和头顶的前部都有裸露的皮肤,呈鲜红色,被有稀疏的象头发一样的刚毛。颏部和喉部为白色。长腿几乎为黑色。主要以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草籽和谷粒等为食。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基本信息
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10厘米。通体的羽色均为灰色而缀有褐色,下体稍淡。前额、眼先和头顶的前部都有裸露的皮肤,呈鲜红色,被有稀疏的象头发一样的刚毛。颏部和喉部为白色。初级飞羽为11枚,第三枚最长,飞羽的内 为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成弓状,羽端的羽枝分离,覆盖在尾羽上。尾羽为12枚,短而直。长腿几乎为黑色。脸偏白,额及顶冠红色,飞行时可见深灰色的飞羽。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
注:沙丘鹤图册网址
沙丘鹤栖息于富有灌丛和水草的平原沼泽、湖边草地、水塘及河岸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在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高原地带。
习性:常成家族群活动,性机警而胆小,常匿藏在灌木和较高的草丛中,仅将头部和颈部伸出于灌丛或草丛的上面,稍有危险便立刻起飞。起飞时需要在地上跑走一段距离,然后才能飞起,同时发出高声的鸣叫。
食性:主要以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草籽和谷粒等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沙丘鹤分布图 主要分布于北美、古巴及西伯利亚东北部,越冬的沙丘鹤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古巴、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美国。
旅鸟:百慕大群岛(北大西洋西部群岛)、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名,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属丹麦)、爱尔兰(岛)、荷兰、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国。
繁殖期为5-7月。配偶为一雄一雌制,到达繁殖地后不久便开始配对和求偶。求偶炫耀时雄鸟和雌鸟不断地相对鸣叫、跳跃和舞蹈,一起飞向空中,然后又落到地面上。营巢于紧靠水边的灌丛中或沙地上,常由亲鸟在地面上刨一个直径大约为60厘米的浅坑,坑内铺垫以枯草和羽毛。每窝产卵1-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从肉桂褐色到橄榄褐色。
美国佛罗里达州面积1 沙丘鹤飞行 万公顷的格列湖沼泽,是沙丘鹤典型的集中营巢地,在其它地方则鲜有发现,已有30多年未获得有价值的有关沙丘鹤分布的资料。 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鹤类,共分化为5个亚种,总数超过500,000只,但其中的密西西比亚种具有120只左右,古巴亚种不足100只,均处于濒危状态。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别在江苏北部和江西鄱阳湖各发现过1只,很可能是失群的迷鸟。
栖息地破坏:工业、水利、捕鱼、放牧、开荒、放水养苇与割苇等,破坏了其栖息地。
天敌动物:天敌吃掉其卵和幼雏,如猛禽、渡鸦、黄鼬、艾虎、狼、赤狐等。
1.
Grus canadensis canadensis
Linnaeus, 1758
2.
Grus canadensis rowani
Walkinshaw, 1965
3.
Grus canadensis tabida
J. L. Peters, 1925
4.
Grus canadensis pulla
Aldrich, 1972
5.
Grus canadensis pratensis
F. A. A. Meyer, 1794
6.
Grus canadensis nesiotes
Bangs & Zappey, 1905
保护沙丘鹤栖息环境和恢复它们原来最适宜的栖息条件。
控制沙丘鹤种群的结构和大小。
保护沙丘鹤种群遗传性,激发其遗传变异,改变保守性的趋向,恢复和加强种群的生活力。
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198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灰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类,别名千岁鹤、玄鹤、番薯鹤、普通鹤、元鹤。…
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
白头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动物。白头鹤为大中型涉禽,体形较丹顶鹤小,体长90~97厘米,…
沙丘鹤别名棕鹤、加拿大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大型涉禽。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
丹顶鹤:是鹤科、鹤属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
蓑羽鹤大型涉禽,体长68~92厘米,是鹤类中个体最小者。通体蓝灰色,眼先、头侧、喉和前颈黑色,…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
黑颈鹤:是鹤科、鹤属的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长,通体羽毛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