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穗花杉(学名:Amentotaxus formosana H. L. Li)是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小乔木,高达10米,胸径30厘米;大枝稀疏,小枝斜展叶列成两列,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镰状。雄球花穗2-4穗,稀1穗或5穗,长约3厘米。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假种皮熟时深红色,梗长1.5-2厘米。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台湾南部山区的海拔700-1300米地带,散生于阔叶林内荫湿地方或沟谷中。
木材结构细致。可作家具、农具、器具及工艺品等用材。又可作庭园树。 对研究植物区系和红豆杉科分类有一定的意义。
基本信息
小乔木,高达10米,胸径30厘米;大枝稀疏,小枝斜展,微圆或近方形。叶列成两列,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镰状,长5-8.5厘米,宽5-10毫米,上部渐窄,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几无柄,上面深绿色,中脉微隆起,下面中脉隆起,宽约1毫米,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约1倍,宽约2毫米。
雄球花穗2-4穗,稀1穗或5穗,长约3厘米,雄球花几无梗,雄蕊有5-8个花药,花丝极短,长不及1毫米;雌球花近圆球形,有长梗,基部约有10枚苞片。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假种皮熟时深红色,长2-2.5厘米,径0.9-1.1厘米,顶端有小尖头露出,基部宿存苞片具背脊,梗长1.5-2厘米。
生长于海拔700-1300米的地带,散生于阔叶林内荫湿地方或沟谷中。 生长区多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山地。气候温凉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2-19℃,年降水量约1300-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光照较弱,多散射光,立地的土壤为花岗岩、流纹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pH值4.5-5.5,富含腐殖质。为阴性树种,在群落中个体稀少,属偶见性树种。常见的上层树种有多青冈。
台湾穗花杉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台湾南部山区(姑子仑山、南大武山、大汉山、浸水营、茶茶牙赖山、草埔、里龙山,在岭线两侧呈带状不连续分布)。 台湾穗花杉
播种:发芽可能非常缓慢,通常需要至少2年以上时间。在秋季成熟时进行播种,18个月后可以发芽。储存的种子可能需要2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发芽。收获的绿色成熟的种子(当完全发育但在植物上干燥之前)立即播种。被鸟类在吃完后排出的种子往往发芽良好,因此在播种前将种子划伤有利于缩短发芽时间。出苗后将幼苗放入单个盆中,生长12个月后可以出圃栽植。
扦插:切半成熟的顶生芽的插条,长5-8厘米,在阴凉的环境内扦插。在8周内可以生根。
对研究植物区系和红豆杉科分类有一定的意义。树形秀丽,为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可入药,有清积导滞,驱虫功效。用于食滞胃肠,脘腹不舒,吐酸嗳腐,舌苔厚腻等食积症。木材结构细致,可作家具、器具及工艺品等用材。
保护级别:台湾穗花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 ver 3.1——濒危(VU)。 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现状:台湾穗花杉逐渐往山上迁移 ,数量日趋减少,如不加保护和繁育,将濒临来绝。
致危因素:生境改变,林中光照不宜。 种群很小,并且受到栖息地丧失,以及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的群体的威胁。
保护措施:在中国台湾生长区已建有多个保护区,可通过播种、扦插进行人工繁殖,促进天然更新。
粗榧 H. L. Li)是红豆杉科三尖杉属植物,高可达15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条形,排列成两列,…
香榧,红豆杉科榧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树皮淡黄灰色、深灰色,有不规则的裂纹;一年生枝条为绿色,…
篦子三尖杉是三尖杉科,三尖杉属灌木,高可达4米;树皮灰褐色。叶条形,质硬,平展成两列,排列紧密,通…
曼地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下的天然的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父本为欧洲红豆杉,常绿针叶树种,…
东北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密生;叶片…
矮紫杉是东北红豆杉培育出来的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半球状密纵灌木,树形矮小,树姿秀美,终年常…
三尖杉是红豆杉科三尖杉属乔木。株高达20米;树皮褐色或红褐色,裂成片状脱落,树冠广圆形;枝条较细长,…
穗花杉 Pilg.)是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